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隨筆] 2023

聖誕假期回到台灣,在台中的時候順便去了趟吃茶三千。這家店我久仰大名。在灣區開幕的時候盛傳要排五個小時,經過的時候都會被人龍嚇到,就算平日去一趟也要一個小時,是各路網美矽谷嬌妻的的打卡聖地。創始店在台中,店鋪是三層樓的透天,裝潢走的是純白文青風,頂樓還有空中茶園。


在台中,我們輕易地用不到十美金喝到內用限定版的酒精飲料還有招牌飲料,享受不用服務費的專人解說泡茶試喝。那一刻,我忽然就覺得很荒謬。這個劇情,多像是我的2023。相比過去很多年一事無成的年度回顧,我的2023充滿了里程碑。我達成了很多我過去好幾年不敢想像的成果,簡直就像是花了五個小時好不容易排到了人人稱羨的網紅飲料。可仔細一想,那所謂的人人稱羨、那所謂的網紅飲料和隨之而來的風光無限,其實都只是在狹隘的泡泡裡最單一最扭曲的價值觀。在泡泡外的人看來,只是一場自導自演的鬧劇。在吃茶三千創始店所在地,我們問了好幾個當地人都沒聽過這家店。店裡排隊買茶的人龍,還不如國貿大樓旁的星巴克。


而茶,究竟好喝嗎?雖然我不會品茶,但還是喝得出來,茶葉很香,茶是好喝的,價錢也不是貴得離譜。那一天,我還是喝得很開心。沒有濾鏡照片,也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生活本該就是過給自己看的,有沒有觀眾不重要。新的一年,往後的每一年,也該如此。


2023年12月28日 星期四

[電影] 元素方城市 Elemental (2023)

在回國的飛機上看了這部電影格外應景。故事用了「元素」巧妙的代表「種族」或者「文化背景」此類沉重的議題,用詼諧有趣的方式呈現火元素Ember一家與其他元素互動成長的故事。Ember的父母年輕時離開故國到了新環境,在火元素的聚落裡創立了自己的小事業。Ember的家庭就如同火,炙熱、嚴肅、傳統,父母犧牲了一切成就她,而對她最大的期待就是希望她能傳承事業。

Ember雖然脾氣火爆偶爾得罪客人,但也非常爭氣努力學習不讓父母失望,卻在一個工作的插曲中意外遇上政府檢查員Wade。Wade是水元素,家裡人人多情似水,從不吝展現對彼此的感情。兩人的感情逐漸升溫,但跨越元素愛情卻不得到Ember父母的祝福。電影非常有趣的利用在香燭上點火占卜來描繪傳統眼光中如何不看好這種水火不容的配對,但Wade卻也用創意化解了此次的挑戰。同一時間,Ember也漸漸發現了自己內心真正渴望發揮自己的才能,而非繼承父業,但卻不知道該如何向父母開口。

移民二代的掙扎,隨著故事的高潮迭起被一一攤開,當然,最後有了皮克斯動畫可愛圓滿的結局。我最喜歡的是當Ember踏上新旅程時,與父親拜別,父親還禮,是祝福,也是彌補自己當年的遺憾。

2023年10月26日 星期四

[職場] They to We —— 工作八週年紀念


一個下班後的傍晚,我走向舊金山的地鐵站,腳底傳來隆隆的地鐵聲,而隨之而來的還有從地鐵口拾級而上的風拂過臉龐,我抬頭一望,周圍是林立的辦公樓。在疫情前,這裡曾經是我天天辦公的地方,駐紮了某一部分的青春。公司的辦公室在16樓,而附近的客戶樓層就更高了,20樓、30樓都有,每天辦公只要抬頭就能鳥瞰舊金山全景,那時候,總覺得自己已經站在了雲端,把世界踩在腳底下。那時候,大家都還那麼年輕,言談間聊的都是夢想:誰去唸了MBA、誰去非洲做義工、誰踏上了環境保護的路。大家兢兢業業互相扶持衝刺過每個加班的夜晚,對於那些打混的、出一張嘴的同事同仇敵慨。能和一群志同道合優秀的同事在一座美麗的城市一起工作,我曾經覺得,那是全世界最棒的工作。There was a moment, when my job didn't feel like a job. 

後來呢?後來疫情來了,很多熟悉的人紛紛離開跳槽。留下來的我們,面對龐大的工作量、面對各種不合理的分配,扛著扛著一步一步爬到更高的職位。現在已經不流行天天進到高聳入雲的辦公室了,但我們卻真正到爬到了食物鏈的上層。在這裡,你必須搞清楚那些不斷修改的規則,不然就會被無情踐踏。

在一個尋常的例行會議中,老闆問了該不該刪掉某個不再用的檔案,優異的下屬立刻接話:

"We can delete it, but I wouldn't tell them, otherwise it's going to be a mess..."很合理,改來改去增加指示只會讓已經有如多頭馬車的team大亂,沒有要用的,我們自己知道就好。

Wow, you are "we" now and you are calling the other seniors "them"! 一向幽默的老闆順便挖苦了優秀同事。下意識裡,她已經和老闆站在同一陣線,和菜鳥壁壘分明,from they to we,而我何嘗不是?From we to they, from they to we,到了彼岸,一開始還是很難適應的。可大家都告訴我,工作嘛,誰不是逢場作戲 ?A job is just a job, and you get paid for it. 什麼價值、文化、藍圖、願景都是假的,錢多事少福利好才是最真的。原來一直以來,我才是那個拎不清的。於是,幾年來我學會了許多,我學會了表面迎合、學會了拿多少錢操多少心、學會了set boundaries、學會了冷眼旁觀。大家都說,這才是work life balance,這樣才健康,老闆和工作不該定義你的價值。可同一時間,大家也都在攀比:比薪水、比title、比房地產、比公司的午餐、比公司園區是不是豪華漂亮如迪士尼、比誰上班打混摸魚還能養老。人人滿身logo,卻總是哭窮或炫富。我始終不懂,這真的健康嗎?

一樣是在一個與老闆和下屬的會議中,老闆問起下屬住在哪裡,下屬提到了舊金山的Marina District,老闆立刻接著稱讚Marina是個夢幻的區域,並表示公司的年輕人都喜歡住那裡。是阿,那裡活躍著小酒館和獨立小店,多麼迷人,年輕人才不會開口閉口一邊說著上百萬的學區房,一邊抱怨多少薪水拿去繳房貸卻住在個小黑屋。如今我還是在舊金山的辦公室工作,可是,我已經不再是那個住在舊金山的年輕人了。或者,我已經不再年輕了。

我已經工作八年了,我不會天真地說薪水和福利不重要。夢想與熱情不可能支持勞心又勞力的工作。可我也明白,那些銀行帳戶裡的數字或是錦衣玉食的生活最終餵養的都是一顆玻璃般易碎的虛榮心。而那些攀比所帶來幽暗的沾沾自喜,其實只是反映出內心的匱乏,是再多的收入與消費都填補不了的匱乏。我這才猛然發現,工作曾經帶給我的,是開闊的胸襟、是豐盈的精神世界,伴隨著一顆年輕的心。這些珍貴的資產卻在職場爬梯的過程中一點一滴被丟失了,稱之為成長,而至此,我也拿到了和老闆統稱we的門票。

From they to we,成長是好事,我不可能回到過去也不想回到過去,但我為那些丟失的珍貴資產感到可惜。我希望我能重拾它,哪怕不容易、哪怕經常身不由己。我依舊努力著不讓自己被工作定義,畢竟工作不可靠,昨日的業界金童,今日就上了裁員名單。同一時間,我依然堅持在工作之中追求虛榮心之外的價值。我還是喜歡學習、樂於當年輕同事的導師、勇敢接觸新奇古怪的客戶和交易。即使看了很多次,我還是覺得辦公室望出去的景色很美,林立的高樓像電影場景裡才會出現的國際大都會,而我就是劇情裡努力過日子的人。在這個故事裡,我未曾老去,and my job is more than just a job.

[職場] 旅人與藝術家──工作七週年紀念

[職場] 生意人──寫在工作六週年前夕

[職場] 人間煙火──寫在工作五週年前夕

[職場] 帶髮修行——工作滿四週年紀念

[職場] 在快車上──寫在工作三週年前夕

[職場] 井裡井外──寫在工作兩週年前夕

2023年10月22日 星期日

[電影] 彗星來的那一夜(2013) Coherence

多重宇宙不是新概念,可是看似簡單的場景、低成本製作,卻能創造科幻又燒腦的情節卻是這部電影最令人著迷之處。故事從頭到尾圍繞的都是八個朋友在彗星來的前一夜的聚會,朋友間各有各的煩惱,其中也有沒有浮上檯面的愛恨糾葛,一切平常的就如同任何人的朋友聚會。然而,就在這個聚會的夜晚,彗星劃過夜空,造成了不可思議的科幻現象。

(以下有雷)

故事套用了量子物理的概念「薛丁格的貓理論」,每個選擇都會創造另一個時空/結果,而彗星恰巧把不同的時空結合在一起,讓多重時空的人有了互動,可是這也將在彗星離開後結束。於是,在一開始坐在餐桌的八個人,其實都有無限多個版本,在電影的前十分鐘大家閒聊時,有幾個人物的對話兜不攏,其實就是暗示著他們可能來自不同時空。

不過隨著劇情發展,在怎麼粗線條的人都會隨著故事主角們發現事情不對勁。彗星造成的停電讓其中幾個人出去找電源,卻意外地發現了另一個屋子有一模一樣的一群朋友。而其他人出去找尋也同樣看到了類似的平行自我,非常詭異。這時候,我也似乎陷入了故事角色的盲點,認為自己這個時空才是「真的」,而在這裡有另一個時空卻是有個「假的」自己,而必須在彗星經過前解決掉那個假的自己,才能不被取而代之。

不過隨著劇情繼續發展,平行時空不斷展開,我們很快就會發現每個人的版本絕對不限於「真的 vs. 假的」,而是千千萬萬個平行時空版本。透過女主角Em的眼,她經過了一個又一個一模一樣的房子,每個房子都是不同的時空,她看見有的版本的朋友們互相憎恨甚至大打出手,她覺得很絕望,因為她已經找不會自己原本的時空了。直到,她看到了一個平行時空,在那個時空裡,她在每個人生分岔路做了最好的選擇,事業愛情兩得意,與朋友們幸福歡樂的聊著天,原來,那是個最好版本的自己。她不甘,她想要取而代之。

大家都說要追尋自我"find yourself",可當我們有機會這樣做的時候,卻是擔心那個暗黑版本的自己過來攻擊自己,又或者,我們就是那個暗黑的版本。我們嫉妒那個更好的自己。這樣的劇情安排其實非常特別非常富有哲思,跳脫了陳腔濫調的「每個選擇都有代價」或「不要美化沒有走過的路」等雞湯名言,或是賺人熱淚的「即使我在另一個時空有錢有名有權我還是寧願在這個時空和你貧窮廝守」俗套劇情。Coherence明確的告訴我們,我們都有個最好的版本,也有最糟糕的黑暗面。明智的人生選擇讓我們順風順水,錯誤的選擇讓我們窒礙難行,不過挫折唯一的好處,就是讓Em清醒冷靜面對這樣荒謬的事件,進而出擊。

電影的結局其實是開放式的。Em使了手段,有沒有成功,編劇沒有給我們答案。或許,我們都可以問問自己,當自己的美好與黑暗交戰時,誰會獲勝呢?

2023年8月28日 星期一

[隨筆] 31


滿31歲前的一個月,開始為租約到期準備四處尋覓落腳處,最近算是塵埃落定要搬出舊金山了。要搬出這個自己前前後後也住了超過三年的城市,原因有很多:高漲的房租、惡化的治安和客戶通勤的改變。然而無論推力有多強,大家說起舊金山有多少批評與訕笑,我對她還是眷戀的。

舊金山其「舊」,是飽含歷史與文化的街區,是這座城市與過往時光的不期而遇;舊金山其「金」,是百年前移民的淘金夢、也是近代科技新創的搖籃;舊金山的「山」,是高低起伏的街道、是依山傍水,終年受海風吹拂。舊金山以擁抱多元為傲,接納了主流社會與其他城市唾棄的邊緣人,讓所有的「異類」找到救贖,也包容了像我這樣的外國人,讓我孤身一人在這裡也能他鄉似故鄉。要搬走那一刻,我才發現自己有多麼不捨。從此之後,說起自己住哪,我不再能說出大家耳熟能詳的「舊金山」,而是必須改說模糊的「灣區」,或是更華麗一些的「矽谷」。

出了舊金山的灣區,就能一眼望見更接近典型的美國中產郊區市容:乾淨整齊的街區,路上有遛狗帶孩子的家庭,沒有什麼奇裝異服或甚至未著寸縷的瘋子在大吼大叫。大家都有條不紊的追求差不多的生活,彷彿生活有一套KPI,而透過這些KPI,每個人都可以理所當然地把未達標的人踩在腳底下。任何一個交談中都很容易聽到:誰又拿了什麼人人稱羨的offer、誰又買了豪宅、誰的小孩甚至進了價格不斐的私校。這一兩年才學到,有個專門的詞彙形容這種現象,叫做「內卷」。矽谷是個特別內卷的地方,所有人都讓你覺得你要不能力不足、要不努力不夠。可是,台灣長大的孩子,矽谷的亞洲人,難道還不夠努力嗎?我覺得自己很努力了。我已經三十一歲了,還過著一週好幾次六點起床趕第一班交通車彷如衝刺考大學的生活,現在明明是淡季,我卻完全沒感受到。還是其實,是我能力不足?

八月初的某個週五,又到了一年一度宣佈升職和加薪的季節,得知升了Senior Manager,當下的感受不是狂喜,而是嚴重的冒牌者症候群:看似身著華服,卻是腳履薄冰。31歲了,不再能用young professional自居、用無辜的眼神讓上頭的老闆們頂著。大家對你的期待,是個Executive。Executive?至今我還是不習慣這個幾乎被老白男把持的頭銜。身為一個連英文都講不好的亞洲女性,我真的做得到嗎?我真的擔得起這個稱呼嗎?

當無限follow up還是催不到資料的時候我總是自嘲 "Maybe I'm not important enough for him to respond."

算了,就讓老白男take my credit也好。反正,要是能躲在老白男的羽翼下,我情願不要當什麼Executive,過過我的舒心小日子。

"He'll never think of you this way."老白男老闆訕訕的接話。老闆說,Senior Manager是個重大的里程碑,請繼續奮鬥。大家都說恭喜,於是我也只能微笑以對。

後來我才漸漸明白,要打敗冒牌者症候群的,不是fake it till you make it等雞湯名言,而是「量力而為」。做不到,與其說是能力不足,不如說是能量不夠。當我們處理超過自己能量的事物時,越想控制什麼,就越會被什麼控制。拿綠卡、升遷、加薪、結婚、生子、買豪宅,這些第一世界光環的追逐都是好事,但人人都關注自己能飛多高,誰又會關心自己飛得多累?矽谷這樣的地方,氣候宜人,遍地是機會,卻也讓人迷失。有人說,"A whole world of opportunities sounds so exciting, but also unbelievably scary." 而我想說的是:機會與光環是拿來追逐的。如果追逐讓人不安與焦慮而影響了生活,就該是想想要不要繼續的前進了。很多時候,不做能力範圍以外的事情,才是真正的勇敢與堅強。Sometimes, what's easy is right. 反正回首這許多年,有多少我們自以為明智的選擇,實際上不過只是隨波逐流的產物呢?

31歲的這天,我請了一天假,去了深山老林中的Jikoji Zen Center,在蟲鳴鳥叫中冥想detox,緩解內卷帶來的焦慮。看著沒有訊號的手機,沈浸在大自然的芬芳裡,正準備斷網遠離俗世時,瞄到了Zen Center門口貼的Venmo捐款QR code。嗯,要有Venmo,總要有網,隨手一搜,wifi名稱叫做Donate,訊號還很強…也是,美式出家,Venmo化緣,第一世界的俗世如此繁華誘人,哪有這麼容易看破一切?我順手連上了wifi,wifi連上的世界依舊是滾滾紅塵:在這裡,愛恨癡纏、摔得滿身泥濘是常事。不過,31歲的我,已經學會了修心自愛、學會了一路輕裝從簡。總有一天,對於所有的存在與發生,我都能夠做到不迎不拒、安之若素;而總有一天,我會穩如泰山;總有一天,我會洞悉千古;那一天,我將背後有風、我會笑靨如花。

2023年7月10日 星期一

[旅行] 夏威夷(歐胡、大島) Hawaii (Oahu & Big Island) June 29 ~ July 6, 2023

住在美國西岸的我,身邊的人夏威夷都去過數次了,而我去過了更遙遠的波多黎各或是坎昆,卻始終還沒去過夏威夷,再度證明了旅行的人總覺得越近的東西越不希罕。這次與在亞洲的家人於夏威夷會合,安排行程如下:

Day 1: Meet in Honolulu - Byodo Temple - Luau Dinner

夏威夷作為度假勝地,地理位置恰好於美西和台灣的中間,對於與台灣家人會合來說非常方便。大家搭機抵達後,我們參觀了平等寺,而這裡也是張學良的長眠之地。晚餐安排了Luau Dinner,也就是夏威夷當地的風味餐。網路上各家的Luau大同小異,我挑選主要參考的是地理位置的便利性以及安排室內場地對於家人來說比較舒適(也能防止下雨)。

Day 2: Early flight to Kona - Maunakea Summit and Stars

第二天一早我們搭機前往大島,入住Courtyard by Marriott King Kamehameha's Kona Beach Hotel。該飯店的價位較高,但是地理位置方便,而且各大旅遊行程都會以此作為接送地。稍作休息後,下午參加了Mauna Kea Summit and Stars Small-Group Adventure Tour,搭車前往海拔4,207公尺的Mauna Kea觀賞日落、觀星。由於海拔高,事前吃了高山症的藥,也準備了大衣。抵達頂峰後,看到了壯觀的雲海以及各大研究機構的天文台。天黑之後,導遊架設了望遠鏡帶領大夥觀星。比較可惜的是,我們去的當天接近滿月,月明星稀,雖然沒有看到傳說中的滿天星斗,但還是看到了北斗七星以及南十字星和其他不少有名的星座,甚至還看到馬斯克的Starlink!

Day 3: Big Island Day Tour

這天我們安排了大島環島一日遊,參加了Big Island Grand Circle Island Tour。行程很有效率地在一天內囊括了大島幾乎所有重要的地標,最精彩的莫過於參觀Volcanoes National Park內的火山口以及lava tube。其他活動包含Akaka Falls的健行以及黑沙灘看海龜一樣都很讓人難忘。

Day 4: Early flight back to Oahu - Atlantis Submarine Tour

第四天一早我們安排了一早的飛機回到歐胡島。同行的家人怕水,因此潛水行程並不合適,下午參加了Atlantis Submarine Tour搭乘潛水艇到海底看海洋生物。潛水艇潛點都很特別,有沈船也有沉飛機,我們幸運地看到了海龜、鯊魚,當然還有無數熱帶魚。行程結束後,我們吃了名店銀座梅林炸豬排,晚上就在Waikiki海灘逛街購物。Waikiki街道上四處都有ABC Store,裡面有各式紀念品,包含夏威夷限定的三麗鷗產品,有曬黑的Hello Kitty等,非常有趣。

Day 5: Oahu Circle Island Tour


第五天我們參加了歐胡島環島行程。有非常多的旅行社都有環島行程,參觀的點都不太一樣,我們挑的是側重North Shore的,會特別去Turtle Beach Laniakea近距離看海龜,當天也真的看到非常多海龜在岸上休息。

另外,在歐胡島隨處都能見到Musubi Cafe賣餐肉飯糰,非常適合當早餐或是quick lunch。

Day 6: Pearl Harbor


談到夏威夷的歷史遺跡就不能錯過珍珠港。從小就聽過珍珠港事變,知道是扭轉整個二戰太平洋戰局的關鍵,卻對於事發經過的細節沒有深度了解。珍珠港一樣有許多旅行社安排相關行程,我們挑了Arizona和Missouri戰艦的行程。其中Arizona的票需要提早預購,而這也是旅行社主要的功能之一,另外就是專車接送。到了戰艦內有專屬的導覽,旅行社的導遊是不能跟進去的。Arizona戰艦是當初珍珠港爆發時傷亡最慘重的戰艦,基本上只剩下殘骸,我們主要參觀的是後來建造的紀念堂。而遙遙相望的Missouri則是一艘幸運之艦,在二戰結束後參與了日本受降儀式,也在之後參與了無數戰役,包含波斯灣戰爭。Missouri保存完整規模宏大,其中還有中文導遊能詳細介紹戰艦的特色。參觀珍珠港當天適逢美國國慶,更是別具意義。晚上我們到了朋友在海邊家,在後院一邊吃晚餐一邊欣賞煙火。

Day 7: Shopping - Flight back


最後一天,在歐胡島市區悠閒的逛逛,參觀了位於中國城華埠文化廣場二樓的興中會紀念堂。當年興中會的遺址已不復存在,但紀念堂中仍有許多文物,還有類似圖書館的擺設,其中有免費刊物可以翻閱,還有座位區可以休息。附近還有國父銅像,讓人一秒回家,也有舊金山中國城的風範。市區也有不少適合Shopping的店家,也讓我在搭機回去前採購一翻。

2023年7月3日 星期一

[食記] 夏威夷歐胡島Oahu 美食 Island Vintage Coffee

去之前看了一下菜單,覺得是很平常的早午餐、Acai Bowl,看到網路上佳評如潮、店外長長的人龍,覺得有些懷疑,究竟是不是真的那麼好吃。吃了之後,完全感受到厲害了,這絕對不是家普通的早午餐店或是咖啡館!

刻意挑了不是飯點時間去,下午三四點左右,需要小排隊,但是都還找的到位子坐。我們點了Taro Bagel with Ube Cream Cheese、 Mushroom Benedict和 Liliko Moana Acai Bowl。 我平時其實不太喜歡吃美國的Bagel,覺得口感偏硬,Taro Bagel with Ube Cream Cheese不愧是明星餐點,口感紮實卻又完全不會硬,芋頭香味更是非常獨特,沾醬的Ube和奶油都不會太甜卻很香。Mushroom Benedict一樣讓我大大驚豔,班尼迪克蛋底下的麵包香脆不會太硬,旁邊每樣配料都吃得出用心ˋ製作,配上淡淡的松露香,超級開胃。Liliko Moana Acai Bowl我們額外加了火龍果,整體酸甜可口又不會膩,超級消暑。而招牌飲料Island Latte帶著椰香也完全沒有讓人失望。

Island Vintage Coffee

地址: 2301 Kalakaua Avenue #C215 Honolulu

電話:808-926-5662

Hours: Daily 6AM - 10PM, Kitchen hours 7AM - 9:30PM


[食記] 夏威夷歐胡島Oahu 美食 銀座梅林炸豬排 Tonkatsu Ginza Bairin

比起台灣有琳琅滿目的日式炸豬排選擇,在美國能吃到地道的日式炸豬排卻是非常難得。到了日裔眾多的夏威夷,就不能錯過名店銀座梅林炸豬排。我大約在出發一個月前預約,網路上已經沒有位子了,抱持著姑且一試的心態打電話,竟然約到了,不過只剩下下午4:30和晚上8:30的位子,可見其熱門程度。


我們三人分別點了三個"Specialty"標註的定食。豬排是現做的,上菜需要等一會,服務生這時候會先上一小碗芝麻讓我們磨,磨完後淋上豬排醬就是最好的沾醬。三份的肉我和家人都最喜歡Specialty Tenderloin Katsu Set,肉質最軟,但份量偏小。其他兩種肉吃起來較有彈性,份量也比較大。高麗菜絲的部分感覺在美國的平均水準之上,但跟台灣豬排店比起來偏粗,也比較沒有那麼香甜,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高麗菜品種的限制。米飯方面是日式偏黏的白米,不是美國一般常見的泰國米等偏鬆散的米飯。

整體而言如果是要吃情懷鄉愁或是想從美式食物中換換口味,這裡絕對不會讓人失望,但如果要吃到讓人驚豔的豬排或是追求CP值(沒錯這裡一客豬排將近40美金)或許還是在台灣其他日式豬排店品嘗會更好。

Ginza Bairin Tonkatsu

地址: 255 Beach Walk, Honolulu, HI 96815

Hours: 11:00 ~ 21:30

電話: (808) 926-8082

2023年6月26日 星期一

[電影] 我的塞林格之年 My Salinger Year (2020)

有許多故事描寫的是不顧一切追求夢想成功的故事,熱血沸騰,但不現實。最感人的故事,其實來自於真實,而《我的賽林格之年》就是一個這樣寫實卻動人的故事。故事的開頭是主角Joanna來到紐約初入職場,還帶著不羈的少年氣息,過去專攻文學領域的她懷著作家夢,認為作家就該過著簞食瓢飲在咖啡廳寫作的生活。紐約,這個充滿活力的城市給了年輕的她無限的機會與憧憬,卻也帶給她沉重的現實壓力。

首先,要在紐約安身立命,她必須有個棲身之所,並且有份能夠繳帳單工作。於是,喜歡文學的她,決定找個相近的工作──文學經紀。她有個一板一眼、保守嚴厲的老闆Margaret,而Margaret最主要的經紀工作對象是麥田捕手的知名作者J.D.Salinger。有了這份工作,Joanna看似離文學大師更近了,但工作的內容卻與她理想中的作家生活相去甚遠,包含了拆信與撰寫制式化回覆、送文件及各種打雜。儘管有些失望,但初出茅廬的Joanna,很快上手了業務,甚至好幾次都揣摩上意成功,讓難搞的主管也對她讚譽有加。機靈的她,在機會降臨時總能一把抓住毛遂自薦,也讓她終於一睹隱居多年大作家Salinger的風采。

在此同時,與她一同在紐約打拼的男友卻繼續他們的作家夢。他鎮日埋首書堆寫作,Joanna一方面欽佩,一方面卻也與他漸行漸遠。也許,這就是20多歲的成長吧。所有曾經走過這段路的人,一定都能體會。儘管對職涯仍有些迷惘,Joanna毫無疑問的在工作中得到了肯定與榮耀,而Margaret的私人感情糾葛也意外地讓Joanna更進一步了解這個產業並與Margaret交心。

故事的最後,她離開了:離開了男友,也離職。滿懷感恩、滿懷回憶,卻也滿懷希望。雖然已經不是無憂無慮的學生了,但她還年輕,她曾有個作家夢,她曾有個紐約夢,而她,還在追尋的路上。

2023年6月11日 星期日

[讀冊] 《慶熹紀事》 紅豬俠 心得

 《慶熹紀事》是個悲劇,卻不是大哭大鬧的悲劇。主角辟邪清冷、克制、疏離、武功高強、心狠手辣,卻也同時胸懷天下、心繫故人。他兒時遭逢巨變、入宮為奴,身分卑微若塵埃,卻不改其心志。因此,故事的格局非常大,有朝堂、有邊塞、有後宮、有傳奇太監、有藩王、還有上一輩的恩怨情仇,但說故事的方式卻不會顯得冗長。每個章節都是一個人物作為主題,讓故事像是群像畫般徐徐展開,各自似乎獨立卻又連貫,而作者非常擅長使用留白,每個章節的結尾似乎都是一個收筆,餘韻無窮卻又充滿想像空間。

(以下有雷)

身世之謎、滅門復仇這樣的主題在故事中很常見,讀者有上帝視角,始終能分辨在暗中密謀的辟邪與被蒙在谷底的眾人,故事進行到一半之後就要以為這是個跟瑯琊榜一樣復仇成功的大戲,殊不知劇情的安排上來了個精彩的反轉。一直以為自己是顏王之子的辟邪在種種線索中漸漸發現自己其實是先皇入質於顏家的孩子,鬥了大半輩子的太后是生母,而皇帝竟然才是顏王之子。於是,前半生的種種謀劃種種磨難彷如命運開了殘酷的玩笑,而他所求究竟為何?

這樣精采的反轉也推升了結局的層次,最終,家國大義勝過血濃於水;瀟灑成全勝過恩怨情仇,繼承了先皇與顏王遺志的辟邪,終究沒有辜負所託。

2023年6月9日 星期五

[電影] 過往人生 (2023) Past Lives

青梅竹馬,是個非常常見甚至有些俗套的題材,但過往人生卻使用了少見非常寫實、內斂、簡單卻揪心的敘事方式。故事內容很單純,青梅竹馬的男女主角兒時在韓國是同班同學互相愛慕,可無奈女主角的家人決定舉家移民美國。

小海鷗去了更大的海洋,喜愛寫作的女主角想著要到美國發展、得諾貝爾獎。男孩繼續留在韓國,接受最傳統的韓國教育,持續升學,多年後成了事業有成的上班族。他們一度連繫上彼此,可是隔著太平洋,日夜顛倒的世界就是兩個世界,儘管女孩已經知道諾貝爾獎遙不可及,可她還是有她的美國夢,而男孩也有在韓國無法割捨的前程。

於是他們再度走散,多年後再相逢,已是各有歸宿。女孩與美國丈夫同居、結婚、拿綠卡、定居紐約,一切如此自然與順理成章,男孩到紐約旅遊,說是度假,自己也說不清道不明去做什麼。在韓國傳統文化裡也講究所謂姻緣,可也許是前世修行不夠,此生他們注定是有緣無分。

我最喜歡的是電影最後的片段,兩人等著要送男主角回家的Uber,想著這一切的緣起緣滅皆因女主角當年選擇出國。

「其實,我喜歡的,是那個出走的妳。」

「其實,那個小女孩,被我留在了韓國。」

2023年2月11日 星期六

[讀冊] 《為妃三十年》 她與燈 心得

難得能夠讀到如此優雅的後宮故事。雖然是架空,但背景設定在明末清初,男主角原型應該是雍正皇帝,而女主角則是一位漢臣之女──王疏月。漢臣王授文在一片剃髮留辮的政治風暴中選擇了做亡國之後的順民,快速的服膺了新的統治者,而在滿人皇帝重用漢人治國典章的背景下,獲得了賞識與重用。這是個很有趣的人物設定,不同於常見的文學作品中歌頌的殉國烈士或復國遺族,王授文與王疏月等王家人可說非常識時務,認清現實之後很快就適應了新主,往難聽點說,就是並沒有什麼忠貞氣節。可卻讓人討厭不起來。因為從描述中看到的,只是王授文做為一個讀書人,想要實踐自己齊家治國的理想,也是王疏月做為一個封建時代的女人,想要有一個安穩餘生的寄託。他們沒有做任何背主求榮的事。相反的,王授文在滿人為尊又波雲詭譎的朝堂裡時刻戰戰兢兢,王疏月在後宮也是安分守己,從不做任何逾越之事。

他們都是明哲保身的聰明人。因著如此,王疏月同王授文一樣,能夠細微的體察主子皇帝埋在內心深處的悲喜。而因為也從來就沒有非分之想(爭奪大位),王疏月一心一意的善待身邊所有人,上至皇帝,下至宮女太監,甚至是欺侮她的其他妃嬪。也許就是因為她的通透,在政治泥濘裡耗了大半輩子的皇帝、為奪大位不惜骨肉相殘滿手是血的皇帝、與父母疏離與妻子相敬如賓的皇帝、坐在龍椅卻孤家寡人的皇帝,在王疏月身邊找到了家的溫暖。王疏月改變了他,讓他成了更為柔軟的人,也讓他的下一代不再複製他的悲劇。

當然王疏月的受寵也招來不少紅眼與禍患,劇情的高潮迭起也都幾乎起因於此。可不同於一般宮鬥的爾虞我詐,王疏月憑藉的是她的不爭、她的信念,是她柔軟的身段下的一身傲骨堅持。她充分實踐了 "When they go low, we go high."的高度。最終,雖然以漢人身分她始終無法坐到那個國母的高位,可那些庸俗的身分也不是她所想要的。她陪伴了愛她的皇帝走了一段充實的歲月,即使身居深宮中,也過了有滋有味的一生。

相關閱讀:

[讀冊] 《觀鶴筆記/東廠觀察筆記》 她與燈 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