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5日 星期六

[美劇] The Good Fight S05

相關閱讀:
[美劇] The Good Fight S04
[美劇] The Good Fight S03
[美劇] The Good Fight S02
[美劇] The Good Fight S01 

The Good Fight 本季延續一貫針砭時事的風格,巧妙將2020年的疫情、居家上班的混亂、美國大選以及國會衝突事件融入劇情、毫無違和,實在很佩服編劇的功力。本劇的主角群一向以民主黨背景居多,包含黑人為主的律所以及忠實民主黨支持者Diane,因此視角上,一直以來都是明面批評共和黨,例如Diane與共和黨丈夫Kurt的針鋒相對、或是大家對川普毫不保留的嘲諷,但透過劇情的鋪陳,同時也會挖苦民主黨,而且力道上完全不手下留情。儘管政治素材被廣泛使用並且毫無保留批評,但手法上卻是用幽默不失深度的方式,讓觀眾感受到對兩黨理念的反思,而不是只是膚淺的政治正確取捨。

本季貫穿全場的,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山寨法庭。山寨法官Wackner將一個影印店的小空間當作法庭,並且用了9 3/4號法庭這樣一個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荒謬方式登場。一開始,大家都覺得這只是個鬧劇。然而,在BLM事件之後警力遭到縮減,執法單位難以達成人民期望,加上疫情之下本來就曠日廢時的一般訴訟審理更加困難,小市民在得不到正義伸張之下,Wackner的法庭給了他們一絲希望。接著,不只小市民,沒有舞台申辯自己理想的共和黨金主竟然也相中了Wackner,甚至將開庭直播出去,讓這個山寨法庭變成一個爆紅的「民間法庭」。最後,甚至連真正的警察,因犯人頻頻保釋再犯而疲於奔命,也求助於Wackner。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橋段,帶來非常多的反思。Wackner所聘請的執法人員非經國家核可,開罰單甚至將人關起來無異於私刑,根本是第三世界的行為。然而,私刑的大受歡迎,難道不就是因為國家的法治令人失望?敗壞的治安、縮減的警力、曠日廢時的審理、高昂的訴訟費用,這難道才是我們期待的「正義」?可是話雖如此,難道因為國家機器的失靈,一般人就能取代公權力嗎?隨著Wackner審理的案件越來越大,從一開始鄰居之間紛爭等雞毛蒜皮小事到最後牽涉到州界領土等憲法等級的問題,釀成群眾暴動。Wackner只能躲在影印店後的一角,在暴力面前低頭。這也連結到本季開頭的國會暴力事件,終究,這個國家還是需要秩序,無論你是否失望,無論你想不想。

而同樣有看頭的,就是延續The Good Wife每集中,劇情總是能神來一筆的轉折,讓人回味無窮。Julius的案件令眾人焦頭爛額,卻是在大家最鄙夷的川普總統特赦中圓滿落幕;Jay得了COVID原本被放在醫院的等死區自生自滅,而拯救他的神祕貴人卻是大家都最討厭的慣老闆David Lee;Diane偷偷檢舉了國會暴力的頭要名單,卻意外連累了Kurt,讓夫妻倆見識到民主黨轄下的國家機器沒有比較不可恥;Diane用盡了各種念力好不容易盼來拜登當選,卻因政治正確遭到整個黑人律所排擠;因為財務狀況瀕臨被杜拜大老闆教訓的律所老闆們,竟然因為Kurt共和黨式的交際方式輕鬆擺平。

大選後的美國,新政府面對的是受到疫情重大衝擊、民眾嚴重撕裂的社會,兩黨的支持者相互鄙夷,而政治正確的審查氛圍卻又甚囂塵上,到了矯枉過正的程度。編劇毫不避諱這些敏感的話題:有一段情節是律所協助客戶審查一個喜劇的段子,把所有政治不正確的用語拿掉,而所有人要逐句審查,舉牌「好笑」或是「冒犯」,然而最後更改後的句子,卻是neither。笑話的本質本來就有一部份是揶揄,然而當什麼都變成了冒犯,最終的結果將變成文字獄的審查,再也生產不出好作品。還有一段是Diane和Liz窮盡了各種方法無法勝訴,最後意外因為一個無聊八卦消息爆料兩人有超友誼的感情關係,竟然成功讓法官改變立場,讓人見識到政治正確這種審查風氣的荒謬。

延續探討政治正確的劇情走向,Diane這位忠貞民主黨支持者,在身受其害之後也開始動搖了,他開始與黑人同事針鋒相對,甚至質疑自己的立場與初衷。在重重壓力下,他最後還是辭了冠名合夥人的職位,沒了角逐角落大辦公室的資格,必須從頭爬起,可她沒有放棄。她沒有說出口,可是當她聽到Kurt意外與STR搭上線時,從她的眼神,她會continue to fight the good fight。這一次,不再是為那個崇高的政治理想,而是為自己的努力、能力而戰。

2021年9月24日 星期五

[讀冊] 《青雲台》 沉筱之 心得

整個故事的主軸,圍繞在一座高台──洗襟台。這座樓台當年為投江士子而建,卻在大典當天倒了,多人死亡,釀成巨大的政治事件。然而,不解的是,故事卻叫做「青雲台」。一直到故事的中後段,作者才揭示出原因。

就像當代社會的所有大型建設一樣,其背後蘊藏著無數的政治角力,每個人都想藉此達到自己的目標:有人想要紀念心目中的偉人、有人想要發財、有人想要功名、有人想要實踐自己深埋心中的執念、有人則想要報仇。名面上的洗襟台是乾淨無垢的,是理想化的,但政治則從來都是一灘混水,人 人各懷鬼胎,也因此,洗襟台,其實是一座「青雲台」——人人都想透過這座樓台直通青雲。

而正因為洗襟台蘊含了太多人的雜念與政治力的攪和,當樓台塌陷時,除了人員傷亡慘重,整個政治事件背後的真相,也隨之埋在塵埃瓦礫之下。故事的一開始已經是洗襟台塌陷後,而當年總督工溫阡之女青唯,踏上追尋真相與逃亡之路。由於洗襟台此案牽連甚廣,作者透過當年或多或少牽涉其中之人的不同視角,將敘事分為四個故事段,故事各自獨立,卻能彼此連貫,最後解開洗襟台之謎。這樣的設計很有創意,但是也容易讓結構顯得鬆散,很多前面花篇幅塑造的人物,到後頭就完全沒再出現了。然而也因為每個故事角色的視角不同,當年接觸案情的緣由也不同,在破案的過程中能夠從不同的方向切入,抽絲剝繭,最後越來越接近真相,也豐富了故事的層次性。

女主角的形象是武力高強、神出鬼沒、不多話也不囉嗦的豪爽個性,因為父親作為洗襟台總督工獲罪連帶受罰成為逃犯。而男主角小昭王則是從小養在深宮的皇室成員,足智多謀、才能卓絕,卻因為當年捲入洗襟台事件而鬱結在心,多年不願見人靠著藥物渡日。兩人結合是一場意外的假結婚,最後卻弄假成真,而一開始互相試探、猜忌又聯手合作的過程轉折十分精彩,反倒是後面確認情感後沒有那麼有趣。

不過作者的文筆非常好,整個故事即使沒有畫面輔助,也能讓讀者感受到強烈的冷色系基調,從標題的「青」、到場景常常出現的茫茫大雪、小昭王的壓抑、青唯的漂泊無依,全文瀰漫著一股在巨大政治壓力下的無力感。即使是至高無上的皇帝,面對檯面上下各種角力,也充滿了無奈。而皇后作為洗襟台幕後黑手的權臣之女,即使與皇帝青梅竹馬,最後也不得不在巨大反彈中低頭,那種寫實的殘酷,作者描繪得很細膩,也讓人唏噓。

最後的愛情是美滿的、真相也大白,甚至在各種勢力推波助瀾下,還重建了洗襟台。然而對於洗襟台、對於當年喪生的人、對於當年幕後推了一把的人,這到底是不是最好的結局?

「柏楊山中,將見高台入雲」這樣一句話,誤了張遠岫的一生。他字忘塵,卻因為洗襟台,再也無法忘塵。也許,這才是一個貼近現實的故事──世間哪有什麼直通青雲的樓台?樓台之上,不過是更深一重的迷霧,困住了每個人。

[讀冊] 《一念三千》 沉筱之 心得

[讀冊]《恰逢雨連天》沉筱之 心得

[讀冊] 《在你眉梢點花燈》 沉筱之 心得

2021年9月14日 星期二

[電影] 游牧人生 (2020) Nomadland

游牧與流浪有什麼不同?

當女主角Fern被問到自己是不是homeless時,愣了一下。她張了張口,終於解釋了一下自己只是沒有住在屋簷下,而非無家可歸。

電影的步調很慢、基調偏冷底色非常蒼白,花了很大篇幅描繪女主角Fern開著改裝的廂型車橫越美國各大公路的場景。

起初,上路的原因看起來是因為經濟。賴以為生半輩子的工廠倒了,中年失業、老伴驟逝,沒有經濟來源只能四處打零工。不過,畢竟Fern是曾經過著穩定中產生活的人,面對這樣的變故,再面對他人的過分關切,會尷尬、難以啟齒都非常正常。電影的一開始,就透過幾個「好心關懷」的片段,生動描繪出Fern的不自在。原以為故事就會沿著這個脈絡,繼續訴說底層人民的痛苦和社會不公,但是沒有。

這部片能夠獲獎無數甚至得到奧斯卡這樣的榮耀,就在於它的高度不僅只是控訴。隨著故事推進,Fern在這個姑且稱為「游牧」的新生活方式中,認識了很多相似處境的人,甚至還有位德高望重的教主。接下來的故事,就是Fern在每段路途中,與幾位遊牧的朋友普出的故事。

在路上相會是結果,而上路的原因人人不同,不過大體脫離不了貧病交迫與生離死別。Fern的朋友讓他從不自在的遊牧新人到敞開心胸,也讓他學著及時行樂與放過自己。就這樣,Fern獨自一人開到了天涯海角,那裡有沙漠、有大河還有白茫茫的大雪一片。

而隨著建立的人脈越多,Fern甚至幾度受邀住在環境舒適的房子內,可她終究選擇繼續上路。為什麼明明有棲身之所,還要選擇繼續無根漂泊?而所謂的屋簷、所謂的家,作用又是什麼?如果只為了遮風避雨,那麼車子足矣。對Fern來說,那個遠在Empire, Nevada的故居,曾經是他人生的全部。那裡有她的工作、朋友、丈夫還有她大把的青春年華。可如今人事已非,徒留傷心地。

每個在路上遇到的游牧者,都有一個類似的故事。能夠相攜相伴一段路,可終究,每個人來路不同去路也不同,無論兩人如何契合,最終卻還需一別——但他們從不說final goodbye。永遠都是說:I’ll see you down the road.

就如同前塵往事種種遺憾,來不及說出口的、盤桓腦中的、刻在心底的、陰陽兩隔的——那些都只是漫漫游牧人生旅途中相伴一程的過客——有些人先走、有些人後到,但最終,沒有人能夠永遠在一站停留。我們每一個人,最後都是要啟程上路的。因此,當游牧者說”See you down the road.”並不是在客套。哪怕是在六合之外,我們終將殊途同歸。

2021年9月12日 星期日

[分享] L-1A (blanket) Visa 申請分享

 L-1 visa適用於同公司跨國轉調,又分為L-1A和L-1B,其中L-1A適用於executive or manager。我們公司是只要title在manager 以上就能夠申請L-1A。L-1 visa對於申請的公司及員工都有詳細規定,申請前建議與公司律師討論清楚。另外,大型的公司通常會使用blanket,也就是公司統一filing,在每次送人時只要填寫一些表單並且由簽證官當場審核。

以下為這次申請的步驟分享:

Step 1: 前期準備

L-1公司端需要準備的資料比較多,因此公司設計了一個系統讓我們傳資料,除了護照等基本資訊外,我還被要求提供良民證、12個月薪資單及畢業證書等。另外,由於公司需要幫我們撰寫推薦信,因此需要一些素材,我們必須提供一些工作的內容敘述。在此,L-1A與L-1B不同,L-1A主要強調自己管理領導的經驗,例如描述自己管理多少員工、打多少人考績、review而非execute等。

Step 2: DS-160 及預約AIT面試

與其他簽證相同,需上網填寫DS-160。今年因為疫情關係,AIT預約都要一個月後,因此我詢問公司後,公司在準備素材同時,讓我先進行預約。填寫好DS-160後,上AIT網站登錄資料繳費,即可預約面試,當天記得把DS-160確認頁面及面試預約成功單據印出。

Step 3: 備齊資料、模擬面試

公司會寄來填好的I-129s、推薦信、I-797、G-28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I-129s。這也是我面試唯一被看的文件,因此務必好好檢查上面資訊。我的資訊就有被打錯,不過幸好疫情爆發之後,現在所有文件已經不需要郵寄正本簽名,而是簽名的掃描檔列印也可以。公司更新後我就自行印出帶去面試。公司的律師有幫我們準備模擬面試,主要幫我們熟悉真實面試狀況,實際上的面試通常比較容易。其他需要準備的資料公司跟面試預約單都有提到,記得要逐項核對準備。

Step 4: 面試當天

這是我第一次去內湖的AIT新館,事前記得規劃一下交通。我是八月中面試,當時因為疫情關係窗口不多,申請者卻非常多,不過現場動線規劃不錯,工作人員也很友善。進去面試要過安檢,手機要關機押證件託管,筆電之類的大型電子產品就不能帶進去,所以沒有特別原因就不要帶筆電了,不然還要去附近找置物櫃。

L-1需要繳交500美元fraud prevention fee,會有工作人員引導到窗口繳交,可以刷卡或是現金。面試被問到的問題如下:

目前職稱?

做了多久?(之前有留停去交換於是我先回答自己連續做了一年多,面試官有再加問整體多久)

管理多少人?(基本上要管理十人以上比較安全。事務所因為案件會接觸不同人,很容易達標)

知不知道簽證期間?

接下來就告知我簽證通過,I-129s當場收走,之後連同護照寄過來。

入境美國提供護照簽證及I-129s即可,其他律師準備的文件備而不用,我自己是沒有用到。

相關閱讀:

[分享] 美簽 J-1 Trainee Visa 申請分享

2021年9月10日 星期五

[隨筆] 少年事

這是一篇遲了好幾週的生日日記。


“…Please fasten your seat belts.”

就快要降落了。這已經是我今天第十次被廣播打斷。獨佔一整排三個座位的我本想好好躺著睡一覺,但左翻右滾睡不好,還時不時被亂流搖到反胃再被廣播吵醒。最後索性爬起來看電影。聯合航空的電影跟餐點一樣不對我胃口,不是沒聽過就是不想看,找了很久才勉強決定看《遊牧人生》。

座位小螢幕前播放的Nomadland進入尾聲,在機長廣播時停格在貨車棲居者教主Bob Wells說的一段話:

I don’t ever say a final goodbye. I always just say, “I’ll see you down the road.”

舟車勞頓而混亂的思緒飄出了前一天我剛還了識別證走出行政辦公室,與新同事撞個正著。

「領識別證往這裡嗎?」他怯生生的問。

估計是個新報到的。他大概做夢都不會想到,他隨手攔住的,是一個剛還完識別證準備明天起飛的同事。

我比劃了行政辦公室的方向,他用無辜的眼神向我道了謝。我自顧自的苦笑一下,心想自己剛進來的時候,眼神也是如他那般清澈吧。看著他年輕的身影,我突然想到一個月前看奧運新聞的時候,提到「三十歲老將」總覺得格外刺耳。

不過不得不承認,英雄出少年,無論科技如何發達讓人類延年益壽,終將敵不過青春年華與身體巔峰在懵懂之間悄悄流逝。距離三十歲不到一年,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似乎已經過了能用「少年」稱呼的年紀了。

老了也好,老了就懂事了——更接近理想、有更多自由。

就說八月的某一場會議吧,Teams傳來客戶一陣怒吼。

大約是隔著螢幕,威力小許多,我竟然不怎麼害怕。可能是因為所有的驚滔駭浪,早在此之前都已經消磨殆盡了。我一邊禮貌應付著,一時竟覺得有些恍惚。

背景還是客戶的炮火,螢幕的倒映中,我好像看見二十出頭歲時,那個特別易受傷、特別張揚、受委屈一定要分辨兩句的自己。

是什麼讓我們懂事了呢?

「你別放在心上。」我是這樣安慰跟我一起打電話的同事,彷彿也是在跟自己說。

「我還好。」她哽咽的聲音透露著餘悸猶存,讓我都有些憐憫她的逞強。

我沒有哽咽、甚至沒有怎麼隨著對方的情緒起舞,我的表現堪稱成熟,可我知道,我終究是在意的。在意其實很難受,不過如果不在意代表著麻木、代表著無條件忍受一切,那我慶幸自己還會在意。那苦澀的感受有些熟悉卻又有些遙遠,像是多年前十來歲少女獨有的心事。

在意後的釋懷、糾結後的坦然,少年的我,就是在這樣的反覆中度過。

「此朕少年事。」這是明宣宗追悔前半生自己辜負的皇后而留下意味深長的一句話。

回想自己二字頭這些年來,繞過不少彎、撞過不少牆,攀過懸崖,也摔過低谷。這期間還有一次又一次的出走,為了生活、為了名聲、為了掙錢、為了理想、為了逃避、為了療傷到最後也說不清是為了什麼。就如同《遊牧人生》中的主角Fern一樣,我似乎一直上路卻也一直都在路上。而路途中偶得的一絲風光與優雅背後,都是無數選擇、徬徨、錯付與失望。

這就是我的少年事。

「女士們、先生們,我們即將抵達舊金山國際機場⋯⋯」

我的舊護照在去年七月過期了。十八到二十八,十年來,它帶著我上山下海、走遍世界,還挑了一個出不了國的好時間過期。華麗的新護照,像是一本中年成人世界的通行證,辦下來的那一刻、收起舊護照,彷彿自己年少歲月真的「過期」了。

「這本到2031年耶,那時你就快四十了。」不識相的人,一邊八卦著我新護照上的韓式證件照和本人相似度一邊評論著。

我不客氣的一把搶回護照。2021年,二十九歲的我,帶著大大Taiwan字樣的護照,飛到了太平洋的彼端,早上六點,趕在海關上班前第一班飛機抵達。

「衝啊!後面有兩班印度的飛機,都是滿的。」空橋前的空姐指著海關方向吶喊,這種與長榮截然不同的美式服務,實在讓我哭笑不得。

上次見到清晨六點海關開門的舊金山機場,是疫情伊始尚未封城的丹佛出差。一晃眼,竟已改朝換代白宮易主。看著眼前一排乖乖戴口罩的海關,恍如隔世。莫名的,想起了剛剛電影中一幕幕美國公路景色,有沙漠、有水邊還有大雪紛飛白茫茫一片。而閃過的最後一幕是電影的致敬詞:

“Dedicated to the ones who had to depart.

See you down the road.”

在這條路上越久,就越是要記得上路的初心——莫因陷得深了,就忘了來路;也莫因走得遠了,就忘了歸途。

[隨筆] 二十八年華

[隨筆] 十七歲十週年慶

[職場] 26歲出門遠行

2021年9月5日 星期日

[電影]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2020) Your Name Engraved Herein

即使知道有上Netflix,作為國片要吸引國外觀眾,文化語言還是很大的門檻。一開始想去看,就是因為主題曲youtube下面各國網友好評一片的觀影心得,不乏有人提到自己看完走不出來,甚至"crying like a baby"等,讓我實在好奇《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究竟有怎麼樣橫跨國界的威力。

普世題材中的清新
同志情感或是禁忌之愛在電影作品中不算少見,無論是什麼背景的觀眾很快就能進入狀況,而他們唯一需要知道的就是數十年前台灣的時空背景之下,民風保守,同性戀不被社會所容。即使觀眾不清楚,故事不斷用各種插曲提醒觀眾兩位主角之間是禁忌之愛,例如神父不斷強調的原罪與地獄、男同學因性傾向被霸凌、父母期待孩子成家等。這樣的背景,也成就了這個故事和其他同志題材的差異性——沒有過多的親暱場景、在極度壓抑的氛圍下,卻毫無疑問地展現兩位主角之間的深厚情誼。故事裡看似奔放的Birdy卻比較先向現實低頭,為了保護張家漢(阿漢)而疏遠他,甚至想幫他矯正性向,讓他能走向「正軌」。而阿漢則在一次一次禱告及與神父的對話中,釐清了自己的心思,卻無奈最後仍得屈服現實。

不貪心、有多少篇幅說多少故事
故事線其實非常簡單,絕大多數的情節,都是在用近乎枝微末節的小事烘托出兩人強烈的情感以及關係的轉折,從兩人初遇的眼神交流、面對霸凌的無助、剪影互動的曖昧、以及後續又透過吃飯、借機車、放氣球等鋪墊出兩人漸行漸遠,觀眾在不知不覺間就會感受到情緒的醞釀。畢竟電影的篇幅有限,編劇與導演並不貪心,把一些不影響主線的背景資訊放到最淡。例如有看到國外網友詢問為什麼蔣總統過世要假哭,台灣人可以很快理解,不過無論如何都與主線無關,因此該場景的重點還是擺在兩人靠肩及相攜出遊的親暱互動。

節奏與場景切換
兩位主角在教官室鬧事掛彩後回到阿漢家那一段是一個張力極強的情節,導演節奏抓得非常緊湊,從阿漢好幾度脫口而出的出櫃告白,到Birdy硬生生的截斷,以及父母親聲音慢慢在背景fade out彷彿是內心聲音在質問兩位主角如果一生都不交女朋友,可以嗎?從教官到父母都以為兩位是因為搶女友而大打出手,一頭是不被世界理解的痛苦,另一頭又似乎是對於這樣的「誤解」掩蓋住更難以啟齒真相的慶幸,那種內心掙扎的層次感非常分明。接著兩人漫無目的地到了海邊,在一陣瘋狂吼叫後看著潮起潮落,四周空無一人,彷彿那就是世界的盡頭,而他們唯有在那時,才能相守。
到了尾聲,每個場景的掌握也都不馬虎,從今昔交錯的一通電話,讓21世紀的line,打到了多年前的巨型家用電話,尖銳刺耳的鈴響、Birdy想接又不敢接的心情和那個用舊式卡帶放出的歌——導演在這裡很適度的留白,用寥寥幾個場景交代了多年的變化,而Birdy在電話那頭聽到久久無法自已。我很喜歡這種留白的方式。任何藝術作品都需要適度留白,五顏六色太滿的畫會讓人眼花撩亂,而同樣的,每句話都說、每個場景都起承轉合的故事會讓人覺得像是寫論文,少了想像空間。特別是要把壓抑的氛圍充分展現,留白就是最好的處理。末了,一樣用娓娓道來的方式,導演將故事帶向了一個苦中帶甜的結局。
我很喜歡的一段場景是中年後的阿漢到了尼加拉瓜大瀑布,聽著導遊講著最俗氣不過的美人魚神話故事——在不能自由戀愛的遠古時代,相傳有個少女為了愛而死,而她的淚成了瀑布——山無陵、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活在現代的我們啊,科技如此發達,文明如此進步,為什麼還是跟數千年前的神話一樣,見證著海枯石爛的誓言,卻也經歷著無法與相愛之人相守的悲劇呢?阿漢沒有說半句話,從頭到尾他就是個再也平凡不過的觀光客,就如同在茫茫人海中的我們每個人。
當然,其他細節一樣非常精彩,例如神父未曾多提的過去、兩人重逢後搶手機的甜蜜戲碼以及最後的晚安,沒有誰死誰活灑狗血,只留下一個半真半幻的開放結局,彷彿他們中間未曾失去三十年……

愛是最能跨越文化與國界的語言,這部電影的成功,來自真摯情感的描寫以及簡單卻不失細膩的情節,讓觀眾很容易也想起自己年少時最珍視的一個名字。在現實裡,也許我們就如同兩位主角一樣,就算拜科技所賜能夠重逢也再也不可能回到從前;但在記憶中,那卻是雋永銘刻於心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