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5日 星期日

[電影]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2020) Your Name Engraved Herein

即使知道有上Netflix,作為國片要吸引國外觀眾,文化語言還是很大的門檻。一開始想去看,就是因為主題曲youtube下面各國網友好評一片的觀影心得,不乏有人提到自己看完走不出來,甚至"crying like a baby"等,讓我實在好奇《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究竟有怎麼樣橫跨國界的威力。

普世題材中的清新
同志情感或是禁忌之愛在電影作品中不算少見,無論是什麼背景的觀眾很快就能進入狀況,而他們唯一需要知道的就是數十年前台灣的時空背景之下,民風保守,同性戀不被社會所容。即使觀眾不清楚,故事不斷用各種插曲提醒觀眾兩位主角之間是禁忌之愛,例如神父不斷強調的原罪與地獄、男同學因性傾向被霸凌、父母期待孩子成家等。這樣的背景,也成就了這個故事和其他同志題材的差異性——沒有過多的親暱場景、在極度壓抑的氛圍下,卻毫無疑問地展現兩位主角之間的深厚情誼。故事裡看似奔放的Birdy卻比較先向現實低頭,為了保護張家漢(阿漢)而疏遠他,甚至想幫他矯正性向,讓他能走向「正軌」。而阿漢則在一次一次禱告及與神父的對話中,釐清了自己的心思,卻無奈最後仍得屈服現實。

不貪心、有多少篇幅說多少故事
故事線其實非常簡單,絕大多數的情節,都是在用近乎枝微末節的小事烘托出兩人強烈的情感以及關係的轉折,從兩人初遇的眼神交流、面對霸凌的無助、剪影互動的曖昧、以及後續又透過吃飯、借機車、放氣球等鋪墊出兩人漸行漸遠,觀眾在不知不覺間就會感受到情緒的醞釀。畢竟電影的篇幅有限,編劇與導演並不貪心,把一些不影響主線的背景資訊放到最淡。例如有看到國外網友詢問為什麼蔣總統過世要假哭,台灣人可以很快理解,不過無論如何都與主線無關,因此該場景的重點還是擺在兩人靠肩及相攜出遊的親暱互動。

節奏與場景切換
兩位主角在教官室鬧事掛彩後回到阿漢家那一段是一個張力極強的情節,導演節奏抓得非常緊湊,從阿漢好幾度脫口而出的出櫃告白,到Birdy硬生生的截斷,以及父母親聲音慢慢在背景fade out彷彿是內心聲音在質問兩位主角如果一生都不交女朋友,可以嗎?從教官到父母都以為兩位是因為搶女友而大打出手,一頭是不被世界理解的痛苦,另一頭又似乎是對於這樣的「誤解」掩蓋住更難以啟齒真相的慶幸,那種內心掙扎的層次感非常分明。接著兩人漫無目的地到了海邊,在一陣瘋狂吼叫後看著潮起潮落,四周空無一人,彷彿那就是世界的盡頭,而他們唯有在那時,才能相守。
到了尾聲,每個場景的掌握也都不馬虎,從今昔交錯的一通電話,讓21世紀的line,打到了多年前的巨型家用電話,尖銳刺耳的鈴響、Birdy想接又不敢接的心情和那個用舊式卡帶放出的歌——導演在這裡很適度的留白,用寥寥幾個場景交代了多年的變化,而Birdy在電話那頭聽到久久無法自已。我很喜歡這種留白的方式。任何藝術作品都需要適度留白,五顏六色太滿的畫會讓人眼花撩亂,而同樣的,每句話都說、每個場景都起承轉合的故事會讓人覺得像是寫論文,少了想像空間。特別是要把壓抑的氛圍充分展現,留白就是最好的處理。末了,一樣用娓娓道來的方式,導演將故事帶向了一個苦中帶甜的結局。
我很喜歡的一段場景是中年後的阿漢到了尼加拉瓜大瀑布,聽著導遊講著最俗氣不過的美人魚神話故事——在不能自由戀愛的遠古時代,相傳有個少女為了愛而死,而她的淚成了瀑布——山無陵、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活在現代的我們啊,科技如此發達,文明如此進步,為什麼還是跟數千年前的神話一樣,見證著海枯石爛的誓言,卻也經歷著無法與相愛之人相守的悲劇呢?阿漢沒有說半句話,從頭到尾他就是個再也平凡不過的觀光客,就如同在茫茫人海中的我們每個人。
當然,其他細節一樣非常精彩,例如神父未曾多提的過去、兩人重逢後搶手機的甜蜜戲碼以及最後的晚安,沒有誰死誰活灑狗血,只留下一個半真半幻的開放結局,彷彿他們中間未曾失去三十年……

愛是最能跨越文化與國界的語言,這部電影的成功,來自真摯情感的描寫以及簡單卻不失細膩的情節,讓觀眾很容易也想起自己年少時最珍視的一個名字。在現實裡,也許我們就如同兩位主角一樣,就算拜科技所賜能夠重逢也再也不可能回到從前;但在記憶中,那卻是雋永銘刻於心的名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