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0日 星期五

[電影] 再見瓦城 (2016) The Road to Mandalay

看完渾身不舒服。也對,移工的生活本來就不怎麼舒服。豐衣足食的人幹嘛離鄉背井?還記得我看導演拍片訪問時提到,他特地讓男女主角坐在卡車後面吹風,讓他們看起來飽經風霜,站在一群工廠員工裡面,才不顯得突兀。他們不是明星,是主角。而主角,就是兩個偷渡到泰國追夢的緬甸移工。

阿國與蓮青從邂逅到在一起,穿插著移工們為了討生活的辛酸血淚。唯一一次看見他們笑,大概就是潑水節時整個工廠歡欣慶祝的場景。大多時候,他們哭、他們忍、他們做夢。為了麵包,卻也意外得到愛情。但愛情的本質放諸四海皆準,只要沒有共同未來,就難以為繼。阿國想要賺夠了錢就衣錦還鄉,蓮青卻想要追尋更大的夢──來台灣,即便還是打工。

看完電影都知道,阿國最後沒有回鄉,蓮青更沒去成台灣。每年湧入高所得國家的移工如過江之鯽,真能改善生活的又有多少?只不過,還是有前仆後繼的人。阿國和蓮青,就是那些失敗者,而我想,他們絕對不會是少數。電影中還有一段插曲,是工廠員工突然工殤,老闆企圖以少少的錢和解。受了傷之後怎麼討生活?但除了拿那些錢,還能怎麼辦?

看完電影的隔幾天是今年最後一個上班日,也是我們這行的盤點日。天還沒亮我就包著計程車來到司機都找不到地址的桃園鄉下工廠。工廠位在升格前的大園鄉,是個抬頭就能看見飛機起降的地方,卻是個離國際化最遠的地方。隆隆的機器聲配上蕭颯的風以及那隨風而起的灰塵讓我頭髮散亂如野草。堆高機行駛而過的柴油味更讓我不時的咳嗽。舉目一望四處的各種警示標語翻譯成了各種東南亞語言。而我的工作,就是跑遍工廠各個角落,盤點各種機器和存貨。

「你之前出國念過書啊?怎麼沒想過留在國外?現在台灣工作條件不是不太好嗎?」中午吃飯時,客戶如是問。客戶很熱情,大老早就幫我們打好了菜,在他們的餐廳為我們留了最好的位子。餐廳裡稀稀落落,因為工人通常不是在這裡吃的。

「可能以後有機會吧。」我聳聳肩,笑了一笑。不知道為什麼,我想起了阿國,也想起了蓮青。

我也想起導演說他在拍一幕送別的戲時,工廠的工人們好奇地跑出來看,演員很入戲的哭了,而工人們竟也跟著哭了起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