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之前對於第一季的失望,原本對於第二季不抱什麼期待。後來在看到不少推薦之後外加對於台灣戲劇的支持,決定再試一次第二季。果然,第二季在整體方面都相較第一季大幅進步。最明顯的改變,是說故事的人不再貪心。第二季的政治線主軸完全放在黎清波身上,在野黨都是配角。而劇情線的主軸則是放在女記者及陳家(男主角陳慶堂)身上,讓觀眾用他們的眼睛去感受那個時代。其他支線例如馬祖前線的高登島、美國中國以及日本各方的角力都刻畫得很深刻,雖然距離西方政治劇的緊湊精彩仍有距離,卻已經能望其項背。
風起雲湧,是這季最佳的註解。在民主剛萌芽、經濟繁榮穩定、人人期待新時代的氛圍裡,台灣面對的卻是中共不斷威脅以及島內黑金政治的內憂外患。經歷過數次選舉的我們或許忘了,在二十多年前,第一次總統直選,對於受人統治400年的台灣而言是如何的難得可貴、具有時代意義。大家小心翼翼的把投票通知單捧在手掌心,彷彿那不是張紙而是片玻璃,一不小心就碎了一地。為了要順利達成這個里程碑,背後又有多少的政治鬥爭、陰謀詭計、犧牲奉獻?是誰在徒手攪弄風雲?誰是忠肝義膽?誰又是人面桃花?
第二季的劇情張力十足,我很喜歡那些緩慢的、特寫鏡頭,從很小的動作,一個眼神、喝一杯茶,都勝過千言萬語。而這些特寫卻完全不妨礙緊湊的劇情演進,尤其到了後半段,明快的場景切換,讓人一下置身台北政壇的爾虞我詐,一下又感受到前線高登的劍拔弩張。就算對政治及軍旅生活無感的人,光是男女主角之間的曖昧氛圍,也完全不輸愛情劇。我很喜歡編劇跳脫小情小愛的思維,塑造出大時代的悲歡離合之感。大時代的渲染卻又拿捏得很剛好,不會淪為愛國電影的狗血。女記者蘇婉甄形象是正直、勇敢且無畏與遊走黑白、總是幫著家族利益喬事情的陳慶堂形成鮮明對比。兩人的互相吸引是那個如交響樂的大時代之下的小間奏,短暫、悅耳、美好,卻無法到頭。
作為沒有經歷軍旅生涯的人,一開始對於高登支線覺得有些冗長,但隨著劇情漸漸鋪展,慢慢感受到編劇想要傳達的同島一命主題。這裡一樣非常欣賞故事安排上沒有發展成千篇一律的學長虐待學弟控訴,抑或是愛國主義宣教。劇情非常忠實呈現了前線士兵的心情:初來乍到的荒謬、前線的物資匱乏、對家鄉的思念、面對敵人的害怕以及最後咬緊牙關上陣的忠烈祠見。每個人物都有他的好壞與喜樂,有他的堅強與懦弱,他們是立體的,也因為如此,當他們義無反顧地要上陣去保家衛國時,才會如此賺人熱淚。
也就是在最後一集,那天是第一次總統直選,大家要上街投票的同時,卻也是台海最緊張的時刻。徹夜,電視台的主管無眠,想著如何開票、如何見證這個歷史時刻。而前線的高登士兵也無眠,緊盯著敵方,深怕這最後一哩路成為泡影。畫面快速切換,天色漸漸亮起,台灣人紛紛走入投票所,把劇情帶向高潮,也帶向結局。這是一個故事的結束,卻也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
相關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