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5日 星期二

[旅行] 前線螢光淚──馬祖 Matsu



行前一晚是我人生第一次認真注意連江縣的氣象預報,但就在我好不容易等到花枝招展的主播把東部的紫外線指數講完時,進入廣告,沒有然後,沒有離島。

「馬祖是割讓了嗎?」我心不甘情不願拿出手機估狗天氣,一邊收著衣服。
我記得大學時非洲政治的老師說過,中華民國號稱擁有大陸江山,但是在台派眼中,他們只想要台灣獨立,金馬割給對岸也無所謂。也許會有人說,政治歸政治,XXXX,但是沒有政治,就沒有馬祖。因為七十年前的一場內戰,國民黨節節敗退,中途韓戰爆發,國軍得以獲得喘息,而馬祖也自此從一個閩江口的小小漁村,一躍而上歷史的舞台,成為如西柏林般的反共前線。



「怎麼沒有沙灘比基尼照?」
不是每個四面環海的地方都適合玩水。在馬祖,柔軟沙灘表象下是堅硬花崗岩,陽光稀有,冬天只有兩三度。民航機起降倚賴肉眼降落,跑道前面是山兩旁是海,沒有失敗的空間,稍有雲層只能返航。馬祖是天然的軍事要塞,地形崎嶇易守難攻,是對立時期守護北台灣的堡壘。

只是事過境遷,馬祖當年抵抗有多頑強,卸下戰地任務後就有多蕭條。當台灣人敞開雙手迎接大陸客時,馬祖的種種限制成了發展最大的絆腳石。飛機經常停飛、航程遙遠、物資仰賴台灣空運補給、種種威權與抗戰遺跡遍布,讓馬祖成了政治不正確的存在。


2012年,馬祖舉辦博弈公投,期待一座賭場能夠帶來改變。公投過了,但賭場沒有來。改變,卻悄然發生。兩年後馬祖海域渦鞭毛藻發出的螢光,登上了CNN。這個分布於福建閩江口淡鹹水交織處的毛藻,瞬間成了台灣之光,而網友們票選出一個浪漫的名字──藍眼淚。藍眼淚改變了馬祖。從此,觀光客在海上追淚、在戰備坑道內搖櫓賞淚,配上芹壁海邊古色古香的閩東式建築,號稱馬祖的聖托里尼。

「你們是我們這邊最年輕的一團,平均年齡不到三十歲!」
明明就是員旅,好幾次被誤認為學生。即使觀光客看似多了,卻稱不上發達。畢竟限制還是在,來馬祖的大多都是千歲老人團,甚至不少都是去福州借道順便來觀光。

在趕飛機的路上適逢漢光演習,全島沒有紅綠燈卻遇上了交通管制,因為裝甲車要通過。裝甲車最後停在連接機場與沙灘的隧道中間,我們的遊覽車緩緩駛進隧道,興奮的我們拿著相機捕捉裝甲車的英姿,卻在與裝甲車擦肩而過的瞬間,看見隧道內裝甲車上一排荷槍持彈的士兵,殺氣騰騰把槍口對著窗後的我們。那一刻,空氣凝結,彷彿掉進時間縫隙裡,停在七十年前的抗戰前線。

「誒,我們要趕飛機耶,遲到你負責喔!」司機揶揄著交通管制的阿兵哥。政治歸政治,觀光歸觀光。


馬祖的海風很清涼,沒有一絲台灣海風的鹹腥,因為馬祖沒有工廠、沒有汙染,也沒有海邊的養殖漁業架子。遺世而獨立的現實面就是無法改變的蕭條和人口外移與老化。政治歸政治,現實歸現實。即便馬祖參與了中華電信499之亂,我有同事的手機系統業者直接被中國的訊號蓋台。手機猶知訊號強弱選哪邊,更遑論島上的人們?


在「枕戈待旦」公園裡,我瞥見了文青風格的Matsu, Taiwan標示,不禁有些哭笑不得。彷彿包上了文創,馬祖這樣不合時宜又隸屬於福建省的小島就能對上時代的頻率,充滿台灣價值,成為下一個松菸或是華山。其實,如果馬祖真能告訴遠在一個小時航程之外的台灣人一些什麼,不是枕戈待旦、也不是光復大陸,而是「同島一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