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瑞典] 百年樹人 瑞典教育 Education in Sweden


        還記得第一次和瑞典人聊到瑞典教育時,和我討論的是個在Uppsala學生會工作的大學生。當他聽我談到我對北歐四國教育相當有興趣時,他有點無奈地回應我:「遺憾的,芬蘭的教育制度比我們好。」在三十年前,瑞典的教育和芬蘭幾乎是同一套系統,但有一任教育部長進行了一些制度調整之後,現在瑞典的教育已經及不上芬蘭。
        爾後,在一堂介紹瑞典教育的專題演講上,聽導一位兼任高中老師的教授提到,瑞典中學教育採取市場機制,也就是說,所有學校開放給所有學生選讀,越多人讀的學校得到的經費越多。好處是能夠鼓勵學校在自由市場下競爭,汰弱留強,但事實上也面臨不少問題。例如日益加大的城鄉差距。


        在Uppsala大學,我所受的是他們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基本上和其他西方國家一樣,相當重視自己學習。上課時數不多,大多時候由老師開書單,讓同學自己預習,老師只負責引領的工作。考試不難,可以無限補考,沒過的科目不會顯示在成績單上。比起在台大輕鬆不少,但有時自學遇到困難也比較難解決。聽德國交換生說,瑞典老師相對德國寬鬆許多,不會在報告的格式上有諸多要求,我自己也覺得在瑞典學習壓力較小。當然,教授不見得是瑞典人,外籍教授比例相當高,很多教授會有他們自己的作法,可能深受其國家文化影響。
        在一次上課中,得知該老師在中學兼任,和她聯絡之後,有幸得以參觀瑞典中學,旁聽英文課,順便了解瑞典的中學教育。瑞典人平均英文程度很好,他們大約高二的英文課,上的是小說,課程內容是讀完小說小組討論並回答完應用問題。老師讓我們加入她們組別的討論,我們和幾個同學聊天的結果,發現其實很多人根本沒有準備,不過也有不少人乖乖讀完。有個小女生畫了大濃妝,揹著成熟的包包,討論時還一直照鏡子,讓我們覺得有些好笑。我們也問了幾個人,聊聊他們英文老師的上課方式,感覺沒有我們想像的活潑,但至少並不填鴨,考試壓力也不大。
        我們和幾個學生聊天的過程中知道,許多人選這所學校的原因是其有音樂班,該音樂班結合了表演與戲劇,讓許多從小學音樂才藝的同學即便要通上一個小時的車也會來就讀。誠如之前所說,瑞典教育採的是市場機制,因此學校就必須以特色教育招生。
        課後,我們和老師在教師休息室喝咖啡聊天。比較特別的是,老師是個德國人,在英國讀英語教育,在英國教了書,現在在瑞典中學工作。由此可見瑞典兼容的移民政策,我們應該很難想像一個非英語系國家來的中學英文老師吧!老師相當親切,幾乎有問必答。我們問他這些學生該如何管教,畢竟,在瑞典連叫他們閉嘴都不行,不可能體罰的。老師回答道,在瑞典,師生之間的地位相當接近,老師比較像是輔導學生成長的角色,沒有什麼威嚴。反到他自己國家德國和他之前工作的英國都相當強調老師的權威。因此,瑞典的孩子當然比較難以管教,小問題如上課聊天基本上就是制止即可,但如果嚴重如霸凌或是行為嚴重偏差,則會找來社工師、校長和家長加上老師和該名同學一起到學校開會,釐清孩子的問題。究竟是需要特殊教育?還是這所學校不適合他?


        我和老師提到台灣面臨的大學生太多的問題,老師說,在瑞典也有類似的問題。該高中有護理的高職班,一畢業就有工作,但是卻總是招不滿,因為許多家長還是希望孩子有大學學歷,即便大學讓他們更難找工作。不過,我也向老師說,在台灣,之所以護士之類的技職招不滿,很大的原因是他們工作相當辛苦,經常在救人之前自己先累倒。在瑞典,畢竟勞動時間有限制,一天最多只能工作八小時,就算是值大夜班,也一樣八小時。護士也能像公務員一樣有合理的工時和健全的家庭生活。這也是我想表達的重點。當十二年國教的紛爭不斷擴大,其實,教育從來就不只是教育本身的問題。許多人要受教育的目的是要翻轉階級、要改變生活。但是否有人想過,如果今天階級不需要翻轉,生活可以平凡但無虞,有需要把一場考試競賽看得比生死還重要嗎?在瑞典,無論你是做什麼工作,無論你是不是名校畢業,你都能有平凡愉快的家庭生活、健康受到照顧、退休受到保障,如果不是特別喜歡算數學、念文學,你會天天吵著擠不進升學窄門嗎?
        我們和老師聊到了台灣及其他亞洲國家瘋狂的升學制度。瑞典基本上沒有所謂的聯考或入學考試,學校是用申請的。我們學著他們改變升學制度,人心不改,也是徒勞,只會弄巧成拙,變成現在不三不四的十二年國教。我衷心認為,唯有讓階級之間的距離縮小,讀書不再特別高人一等,教育才能真正回歸教育,而不是被賦予了更多社會制度改革的工具。這是一條很遙遠的路,因為不只是教育制度的改革,是整個社會體制,和人的觀念革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