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5日 星期四
[分享] 分趾套 兩個月 心得
默默也戴了分趾套兩個月了,先說結論:走路姿勢及假胯寬有顯著改善,會繼續穿。不過,所謂的看起來變瘦,改善的是「假胯寬」,如果肥胖是因為「真肉多」還是要根本的從飲食及運動著手。
先來說說何謂「假胯寬」?
正常的跨股「髖部」位置,應該是在骨盆兩側最高點,但是許多女生全身最寬的地方,卻是「大腿根部」,讓你的屁股位置看起來更低,身材也變成五五身。
我自己的理解,就是因為姿勢不良等因素,造成骨頭位置不良,即使把肉全部推開,光是骨頭根部的位置,就會讓屁股看起來很大。走路姿勢不良、坐姿不良這些我平時被家人唸到不能再念了,而我也觀察自己如果把大腿旁邊的肉全部捏起來,光是外凸的骨頭就能讓屁股看起來大,因此認為自己應該是有假胯寬。
我大約四月底就開始戴分趾套,天天戴,上山下海上班下班通通戴著。一開始會蠻不適應的,第一週明顯覺得走路用力的肌肉不同,整條腿都很酸,像是那種游完自由式打水許久的痠痛。但是第一週過後,就漸漸習慣了。而一開始戴,也會有腳趾被擠在一起的不舒服感,甚至天氣熱戴了一天會紅紅癢癢的,但是差不多一兩週後,除了尖頭鞋,我幾乎其他的鞋子都塞的下還能走一整天,包括上班的娃娃鞋或是高跟鞋。到現在兩個月幾乎完全沒有特別的感覺,沒戴反而還覺得似乎少了點什麼。
兩個月最明顯的感受就是走路姿勢有改善。我本來是個走路姿勢歪七扭八到經常被老媽念的人,而老媽也認證我穿著分趾套走路姿勢有比較正。而或許是走路姿勢正了,大腿根部的骨頭有明顯沒這麼外凸,臀圍也有稍微減少,但是沒有顯著減少,因為肉還是在……不過至少如果把肉捏起來,能看到筆直的大腿。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改善假胯寬,就算我瘋狂減肥讓肉都消失,屁股「看起來」還是會一樣大。現在改善了假胯寬,至少努力減肥就能讓大腿及屁股看起來瘦。
我自己是每天拖下來用洗手乳洗,說明書上是說能用三到六個月,我自己是覺得用了兩個月之後彈性會疲乏、顏色也比較暗沉,估計差不多三個月就會需要換了。
[讀冊] 《一覺起來嫁了人!》 龍柒 心得
女主角2008年高中畢業,故事始於2018年的28歲,她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的記憶竟然只停留在高考完的那一天。看上去,竟跟我的年紀差不多,也或許就因為這樣,對這個故事多了點親切感。
男女主角都是寫程式高手,相識於史丹佛,看似金童玉女,這段感情的開始背後卻有著不可告人的難堪秘密。這樣的難堪被揭發時,導致了女主角的失憶,一夜之間,她不再認得自己的丈夫。她的程度退回了高中,她彷彿死去了,卻也重生了。
可以重新來過嗎?
男女主角在感情的漩渦中掙扎時,或許都問過這樣的問題。也許因為打擊太大,也許因為太想重來,女主角失憶,男主角的第一反應,不是幫助她找回記憶,而是開始製造善意的謊言。可謊言又如何?當初她接近他,又何嘗不是瞞著他真相。有隱瞞,又何嘗沒有真心?就因為有真心,才會受苦。
故事不長,節奏很明快,我特別喜歡作者安排女主角面對自己失憶的反應。她從一開始疑心自己穿越了,到了解自己是來到未來之後,雖然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懂,卻能按部就班慢慢摸索出生存之道,也從這裡能反映出女主角絕佳的抗壓性和學習能力,讓原本總裁的身分毫不違和。
故事採的是倒敘法,時間軸的安排非常巧妙,讓我們好像跟著女主角慢慢「想」起自己的過去一般。每個配角也都形塑的非常出色,作者把握了每個描寫的篇幅,將人物個性展現的淋漓盡致。最後的結局也是不負眾望,簡而言之是有笑有淚有轉折有圓滿的好故事。
男女主角都是寫程式高手,相識於史丹佛,看似金童玉女,這段感情的開始背後卻有著不可告人的難堪秘密。這樣的難堪被揭發時,導致了女主角的失憶,一夜之間,她不再認得自己的丈夫。她的程度退回了高中,她彷彿死去了,卻也重生了。
可以重新來過嗎?
男女主角在感情的漩渦中掙扎時,或許都問過這樣的問題。也許因為打擊太大,也許因為太想重來,女主角失憶,男主角的第一反應,不是幫助她找回記憶,而是開始製造善意的謊言。可謊言又如何?當初她接近他,又何嘗不是瞞著他真相。有隱瞞,又何嘗沒有真心?就因為有真心,才會受苦。
故事不長,節奏很明快,我特別喜歡作者安排女主角面對自己失憶的反應。她從一開始疑心自己穿越了,到了解自己是來到未來之後,雖然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懂,卻能按部就班慢慢摸索出生存之道,也從這裡能反映出女主角絕佳的抗壓性和學習能力,讓原本總裁的身分毫不違和。
故事採的是倒敘法,時間軸的安排非常巧妙,讓我們好像跟著女主角慢慢「想」起自己的過去一般。每個配角也都形塑的非常出色,作者把握了每個描寫的篇幅,將人物個性展現的淋漓盡致。最後的結局也是不負眾望,簡而言之是有笑有淚有轉折有圓滿的好故事。
2020年6月7日 星期日
[台劇] 《國際橋牌社》 心得 Island Nation
看到預告就期待了好久。作為喜歡政治劇,曾經著迷於紙牌屋的觀眾,看到台灣終於也要拍出自己的政治劇,異常興奮。台灣人熱衷政治無庸置疑,這點充分展現在總統大選的投票率。而如果要說台灣盛產什麼,政治素材絕對榜上有名。因為複雜糾結又特殊的歷史背景,加上不幸又幸運的政治進程,可以搬上螢幕說的故事,絕對比小情小愛多太多了。
政治是什麼?政治,可以清也可以濁;可以機關算盡也可以愚蠢上鉤;可以背刺暗算也可以捨己為人;可以步步為營也可以是驟然巧合。有人終其一生奉獻政治,卻在獄中籍籍無名;有人卻在一夜之間,得到全國的鎂光燈,家喻戶曉。每個人都能討論政治,彷彿這就是參與,但誰又能真正把政治收攏於手心?誰又能真正看清它的輪廓?這就是政治劇迷人之處。
可或許就是現實太精彩了。對於故事期待過高,就容易失望。很多評論說編劇沒把故事說好說完。其實根本的原因是野心太大了。十集篇幅有限,卻涵蓋了李郝之爭、長扁之爭、黨外運動、白色恐怖等等,這裡每個情節與橋段、每段故事都可以拍十集以上。就像多情的人會顯得無情,太多焦點的故事就變得沒有焦點。
拿紙牌屋來說,每季十幾集的篇幅看似讓很多角色出場、討論了很多議題,其實重點都是Frank Underwood的目標與手段。主線一直都很清晰,Frank想要掌權、想要鬥掉總統、鬥掉對手,他身邊的每個人都是他的棋子,包括他的保全、他的妻子。可《國際橋牌社》的主角是誰?他是個怎麼樣的人?他又想做什麼?為什麼他要這樣做?
看起來主角好像是總統,觀眾大多也知道總統暗指的是李登輝。很多總統的行為處事,我們都是用自己對李登輝的印象去拼湊,例如為什麼他要與楚長青鬥,又例如他為什麼綁架了國家黨。可如果都是靠觀眾自己的推測,那麼觀眾大可去看新聞,甚至,父母偶爾在我旁邊跟著看的時候,大聲評論與補充出各種當年爆出來的「秘辛」、「傳聞」,甚至比戲劇本身還有張力。
可是總統出現的篇幅卻好像又不足以成為主角。劇情分散了很多力氣在描繪其他人,包括記者、黨外與白色恐怖受害者。然而連主角的刻劃都不夠深刻的狀況下,配角只會更加蒼白。看完整部劇對黨外最多的印象,除了在街頭吶喊,就是在熱炒店(隱喻「阿才的店」)喝酒。連選舉布局這麼精彩的算計,都是匆匆幾幕帶過。
實在可惜了這些故事。那些黨外要角,個個都是政治明星。他們之間的愛恨情仇,每個片段都足以拍十集以上。為什麼他們踏上這條路?是什麼,讓他們走向了權力的核心?又是什麼,讓他們跌下神壇?他們是同志,卻也是對手。他們與所謂的敵人之間,似乎又不是水火不容?這又衍伸到這部戲給我的第二個感覺,太過政治正確了。
整季的故事都像是一本給青少年的公民課本,不是沒有衝撞與衝突,只是比起現實,可以稱得上是兄友弟恭了。相對而言,紙牌屋就血淋淋多了,好幾個場景已經到了令人噁心的程度,不只是畫面的噁心,更多的是對於那種人性黑暗的噁心。不是說一定要多噁心才會是好劇本,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影射的人多數還在世的關係,又或者是拍這樣一部戲需要政府大力補助的關係,《國際橋牌社》鋪展出來的樣貌就像一部九零年代政治歌舞劇,連謾罵與哭聲都像是安排好的一唱一和。
唯一比較立體又完整的角色,大概就是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許芷伶。父親的殉難讓她進入招待所,付出了所有的青春、冒著生命危險追尋真相,誓言復仇。比起其他不明不白就出現的角色,她有著鮮明的過去,她的工作又危險又刺激──她接觸的都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她談戀愛的對象還是個總統身邊人。她的生命像是個傳奇,她的結局,又充滿餘韻令人遐想。如果每個人的描寫,都可以這麼細膩,也許就能讓故事更精彩。
當然很多人會說,所謂的缺點,其實不是沒有做到,而是經費不足無法匹敵真正的紙牌屋。我倒是覺得,低成本有低成本的作法,編劇連許芷伶這樣一個招待所的小姐都能好好描繪,對於本身故事就很多的政治明星,又怎麼不能細細訴說?故事太多、篇幅太短,則不如聚焦在一兩件事上,例如就把李郝之爭好好說完。從他們的背景開始說到他們的矛盾;從他們的明爭說到他們的暗鬥;從他們的下屬說到他們的家人。他們都是千古風流人物,而要向這樣的人物致敬,最好的方式不是給他們無關痛癢的幾句政治正確好評,而是給他們舞台──即使政治的舞台已經謝幕,戲劇的舞台卻能永存。
說了自己的失望,但整部戲的優點我認為是時代的氣氛營造得不錯。做為一個兒時經歷九零年代的觀眾,雖然之前有看到有人指出戲中一些服裝佈景透露現代感的瑕疵,但整體不會讓人有出戲感。畫面的質感好,演員功底深厚,選角也很到位。
雖然有失望,但作為喜愛政治劇的觀眾,還是在公視播出時整整把十集看完,為的就是能夠給在艱難的台灣戲劇環境中堅持的人鼓勵。聽說要拍第二季了,我一樣會守候,也希望第二季更好。
相關閱讀:
[美劇] 紙牌屋第一季至第三季心得 House of Cards S1~S3
政治是什麼?政治,可以清也可以濁;可以機關算盡也可以愚蠢上鉤;可以背刺暗算也可以捨己為人;可以步步為營也可以是驟然巧合。有人終其一生奉獻政治,卻在獄中籍籍無名;有人卻在一夜之間,得到全國的鎂光燈,家喻戶曉。每個人都能討論政治,彷彿這就是參與,但誰又能真正把政治收攏於手心?誰又能真正看清它的輪廓?這就是政治劇迷人之處。
可或許就是現實太精彩了。對於故事期待過高,就容易失望。很多評論說編劇沒把故事說好說完。其實根本的原因是野心太大了。十集篇幅有限,卻涵蓋了李郝之爭、長扁之爭、黨外運動、白色恐怖等等,這裡每個情節與橋段、每段故事都可以拍十集以上。就像多情的人會顯得無情,太多焦點的故事就變得沒有焦點。
拿紙牌屋來說,每季十幾集的篇幅看似讓很多角色出場、討論了很多議題,其實重點都是Frank Underwood的目標與手段。主線一直都很清晰,Frank想要掌權、想要鬥掉總統、鬥掉對手,他身邊的每個人都是他的棋子,包括他的保全、他的妻子。可《國際橋牌社》的主角是誰?他是個怎麼樣的人?他又想做什麼?為什麼他要這樣做?
看起來主角好像是總統,觀眾大多也知道總統暗指的是李登輝。很多總統的行為處事,我們都是用自己對李登輝的印象去拼湊,例如為什麼他要與楚長青鬥,又例如他為什麼綁架了國家黨。可如果都是靠觀眾自己的推測,那麼觀眾大可去看新聞,甚至,父母偶爾在我旁邊跟著看的時候,大聲評論與補充出各種當年爆出來的「秘辛」、「傳聞」,甚至比戲劇本身還有張力。
可是總統出現的篇幅卻好像又不足以成為主角。劇情分散了很多力氣在描繪其他人,包括記者、黨外與白色恐怖受害者。然而連主角的刻劃都不夠深刻的狀況下,配角只會更加蒼白。看完整部劇對黨外最多的印象,除了在街頭吶喊,就是在熱炒店(隱喻「阿才的店」)喝酒。連選舉布局這麼精彩的算計,都是匆匆幾幕帶過。
實在可惜了這些故事。那些黨外要角,個個都是政治明星。他們之間的愛恨情仇,每個片段都足以拍十集以上。為什麼他們踏上這條路?是什麼,讓他們走向了權力的核心?又是什麼,讓他們跌下神壇?他們是同志,卻也是對手。他們與所謂的敵人之間,似乎又不是水火不容?這又衍伸到這部戲給我的第二個感覺,太過政治正確了。
整季的故事都像是一本給青少年的公民課本,不是沒有衝撞與衝突,只是比起現實,可以稱得上是兄友弟恭了。相對而言,紙牌屋就血淋淋多了,好幾個場景已經到了令人噁心的程度,不只是畫面的噁心,更多的是對於那種人性黑暗的噁心。不是說一定要多噁心才會是好劇本,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影射的人多數還在世的關係,又或者是拍這樣一部戲需要政府大力補助的關係,《國際橋牌社》鋪展出來的樣貌就像一部九零年代政治歌舞劇,連謾罵與哭聲都像是安排好的一唱一和。
唯一比較立體又完整的角色,大概就是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許芷伶。父親的殉難讓她進入招待所,付出了所有的青春、冒著生命危險追尋真相,誓言復仇。比起其他不明不白就出現的角色,她有著鮮明的過去,她的工作又危險又刺激──她接觸的都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她談戀愛的對象還是個總統身邊人。她的生命像是個傳奇,她的結局,又充滿餘韻令人遐想。如果每個人的描寫,都可以這麼細膩,也許就能讓故事更精彩。
當然很多人會說,所謂的缺點,其實不是沒有做到,而是經費不足無法匹敵真正的紙牌屋。我倒是覺得,低成本有低成本的作法,編劇連許芷伶這樣一個招待所的小姐都能好好描繪,對於本身故事就很多的政治明星,又怎麼不能細細訴說?故事太多、篇幅太短,則不如聚焦在一兩件事上,例如就把李郝之爭好好說完。從他們的背景開始說到他們的矛盾;從他們的明爭說到他們的暗鬥;從他們的下屬說到他們的家人。他們都是千古風流人物,而要向這樣的人物致敬,最好的方式不是給他們無關痛癢的幾句政治正確好評,而是給他們舞台──即使政治的舞台已經謝幕,戲劇的舞台卻能永存。
說了自己的失望,但整部戲的優點我認為是時代的氣氛營造得不錯。做為一個兒時經歷九零年代的觀眾,雖然之前有看到有人指出戲中一些服裝佈景透露現代感的瑕疵,但整體不會讓人有出戲感。畫面的質感好,演員功底深厚,選角也很到位。
雖然有失望,但作為喜愛政治劇的觀眾,還是在公視播出時整整把十集看完,為的就是能夠給在艱難的台灣戲劇環境中堅持的人鼓勵。聽說要拍第二季了,我一樣會守候,也希望第二季更好。
相關閱讀:
[美劇] 紙牌屋第一季至第三季心得 House of Cards S1~S3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