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0日 星期一

[美劇] Breaking Bad S04~S05 絕命毒師 第四、五季心得

終於在隔離中看完了這部神劇。


整部戲在四五季被帶到了全新的境界,特別是在每季結尾時都非常精彩刺激。最厲害的是,編劇總能把戲劇化的橋段安排得非常有邏輯,而不會流於八點檔式的狗血。我認為這必須歸功於本劇近乎冗長的鋪陳、對於每個細節一絲不苟的掌握和每個人物特寫式的描摹。戲劇是藝術,但成功的戲劇卻仰賴科學家的精神——Walt的精神。

如果說前三季裡,Walt是明珠蒙塵,那麼第四季就是他綻放異彩的開始,而到了第五季他站上了最高處灑下萬丈光芒,一直臨到尾聲則走向一種洗盡鉛華卻又飽滿明亮的光輝。我特別喜歡最後一集裡,Walt終於向妻子承認,自己踏上歧途,不為誰、不為錢,沒有不得已,只為自己和自己擅長且鍾愛的科學。科學,使他精神上活著,而使他的軀體能在險惡的黑吃黑毒品環境中存活的,就是他超乎常人的心理素質:在事態無法挽回的時候,迅速冷靜下來,縱是遭逢天大的變故,也能按兵不動,以窺良機。他總是扮演那個安撫身邊人的角色,包含安撫衝動無腦的夥伴Jesse或是安撫喜歡小題大作的枕邊人Skyler,好幾次阻止他們各種自殺式的行為。

唯有情感,最能一葉障目
當然,強大的心理素質不只Walt獨有,任何成功的人都有——包括大毒梟炸雞店老闆Gus與連襟緝毒警察Hank。和這幾位對手角力時,讓Walt陷入絕境的是都是因為一時的情緒——心軟、動情、憤怒,而讓他最後險勝的,卻是他一貫的縝密作風留後手和對方情緒所造成的不理性行為。最經典的莫過於養老院爆炸案中,Gus其實沒有必要親自下海殺了昔日仇家,卻因爲極端扭曲的報復心態,讓他一改平時的謹慎多疑、一步一步走入Walt設下的陷阱裡。另一個精彩的例子就是Walt為了拯救被黑道威脅的Hank,不惜透露出自己的藏錢處,卻沒看清,早在黑道出現的那一刻起,Hank的結局已經註定。世間唯有情感,能讓明白人一葉障目,讓他們一步錯、步步錯,最終無可挽回。然而,沒有了情感,人生又剩下什麼?Walt的一生荒腔走板行到末路:家人不諒解、錢財被劫走、一路上的事業夥伴離他而去⋯⋯他蓬頭垢面癌症復發,他步履蹣跚在最後一幕倒地不起⋯⋯也是在最後這一幕,編劇給了我們答案。

死在沙場的戰士
他這一生所求為何?他倒在他最愛的實驗室——他是滿足的,也是平靜的。外頭黑道的彈孔、警察的鳴笛聲彷彿都隔了千重山,此時此刻他又是那個實驗室裡專心致志一心追求完美的Mr. White。實驗室就是他的戰場,他死在了他的戰場上,馬革裹屍、青山埋骨。他已經不再妒恨Elliott和Gretchen的豪宅,甚至也不懷念那個溫暖的四口之家。反正這世間的一切得失均有果報,他付出了,也得到了,他辜負了,也失去了。他永恆的以實驗室為家,世間蒼茫,他終究找到了歸處。

相關閱讀:
[美劇] Breaking Bad S01~S02 絕命毒師一二季心得
[美劇] Breaking Bad S03 絕命毒師 第三季 心得

2020年3月29日 星期日

[隨筆] 25



今天滿25歲的人不是我,是我表妹。
兩個月前的計畫是今天她會來舊金山找我,我還訂了一家我一直想去的日式三溫暖。行程表還在我們的google 共享文件裡躺著,但是最後只用在退票對帳上。

其實我知道,就算不慶生,我們還是會變老。生命中絕大多數的儀式,都跟慶生一樣,根本不會改變事情的本質。學分到了就可以畢業,管你有沒有撥穗;準備好了就可以開幕,管你有沒有剪綵。不用穿西裝打領帶進辦公室也能工作,老闆還是在追殺,死線還是在等你。

熱愛自由又務實派的我向來不是個特別在乎儀式的人。我總覺得,兩情相悅就可以結婚,為什麼婚禮上總是坐滿一堆新人都不認識的三姑六婆?真正在乎彼此的家人即使遠在天涯也能感到圓滿,何必硬要在逢年過節和一群不熟的親戚吃飯?跟你要好的同窗隨時都會問候你,幹嘛一定要辦個盛大的同學會和那些你根本忘記名字的人徒增尷尬?一直到這次疫情讓我同時體驗了封城加隔離之後,我才開始意識到儀式在生命中的角色。

是的,儀式不會改變事情本質,但如果我們的生活是電影,儀式就是每一個場景的分鏡切換。早上起來在床上按了鬧鐘、梳妝打扮出門買早餐通勤去公司、開會接電話打報告喝下午茶、茶水間撞見熟人打聽八卦、晚上收工再搭車回家——就連最平凡的一天尚有至少五個場景——更別提特殊日子裡,婚禮的紅毯、喪禮的白幕、平安夜的聖誕樹、跨年夜的煙火⋯⋯這些時刻的儀式,除了像不同鏡頭的場景營造了不同的氣氛,更像是螢光筆,標出了我們生命裡每個里程碑:所以我們會回首、會駐足、更會往前看。

封城一週後,身邊的人從一開始不用刷牙洗臉換衣服通勤的小確幸,開始漸漸感到沮喪。因為上下班本來就是一體兩面的,沒有上班感,就沒有下班感;沒有Blue Monday就沒有TGIF。生活成了糊在一團的大鍋飯,我們還是戲裡的主角,故事還在繼續,但是少了燈光、少了配樂、沒有背景、沒有道具——只剩一台電腦和做不完的家事。

同事說現在很多team流行起視訊Happy Hour:強迫大家拿起飲料在鏡頭前秀出寵物跟整組聊天。我聽完只覺得很荒謬——沒有潮濕陰暗的酒吧、沒有摩肩接踵的人潮、沒有半癲半痴的狂語、沒有自己到底抓了什麼來吃的不安,這到底是哪門子的 Happy Hour?還要做ppt 報告近況?可笑,這到底跟一整天開的視訊會議有什麼不同?

今晚,我用line傳了生日快樂,算是幫忙慶生了,幸好我沒有被要求做ppt或是dial in祝壽,就領到了家人特地留給我的那片蛋糕,而我也立刻就吃完了。怕胖嗎?也許。但如果說病毒教會了我什麼,除了儀式有多重要之外,大概就是要及時行樂了——很多事情當下不做,就再也沒機會了。例如我一直沒有去成那個本來今天想要去泡的三溫暖。例如我和幾個同事一直說要約一團南灣亞洲菜,最後卻連一聲道別都沒說成。很多人叫我回程飛機上不要吃東西,如果是United那種航空的菜色,沒有病毒我也不太想吃。我搭的是國籍航空,想到整台飛機瀰漫久違的家鄉味而我只能裝睡就覺得痛苦。天知道這餐不吃下一餐什麼時候才能吃?又能吃什麼?所以我還是大吃大喝,就像我今天還是大吃高熱量蛋糕一樣。

除了生日快樂,也要天天快樂。

2020年3月26日 星期四

[隨筆] 迢迢回家路 A Long Way Home



防疫車司機核對著我的地址,一邊隨口問:「這個是在XX街附近轉過去那個路口嗎?」

我:「呃...對,就是旁邊有個橋,喔,還有一個加油站。」

我(路痴)努力形容自己家的方向,卻心虛到連我自己都聽不懂,但司機奇蹟似的點頭。於是,我順利回來了。

很多人問我有沒有全副武裝。基本上我把所有塞不進行李的都披在身上,不知道這樣算不算。

是的,我就是一個一月沒回來投票,現在卻回來的人。在這種風口浪尖上,即使我有100種理由——我交換本來就這週結束、簽證也到期了、我也只比預計回程早半個月——都不免膽戰心驚。

舊金山封城那天,一早我還悠遊自在的享受不用通勤睡到飽的在家工作時光,突然HR來了一封信要我們立馬跳上下一班飛機,而接下來就是各種焦頭爛額的改行程大戰。一方面難以一走了之——就算能放下工作我也放不下朋友,可是天天有國家斷航,台灣確診也天天暴增,還都是國外感染的。輿論越來越不友善,鎖邊境的聲浪越來越大,好死不死出現了瞞報出國被肉搜引發公憤的案例,我以每十分鐘的速度刷新著各種新聞,看著網友的留言,心就漸漸下沉,覺得自己好像變成了過街老鼠。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覺得自己離上新聞這麼接近,畢竟我要臉蛋沒臉蛋、要身材沒身材、唱歌也不好聽,更不會看股票教人發大財,沒什麼新聞價值。如果因為回國的波折上新聞絕對不是好事,丟臉事小,怕是會身敗名裂甚至成為第N例。

我一直都不是個善於歌功頌德或是拍馬屁的人,但在這種全世界都要你逃難的艱難時刻,我必須說我深深感受到一個沉穩理性的政府有多麼重要:我用拖了一週的回程機票身體力行證明了我是自始至終相信政府能控制住疫情,而我也打從心底相信,政府不會因為要控制疫情而犧牲我。

舊金山機場空的可怕,從check in開始什麼國際化、全球化直接不演了,地勤跟你說中文,彷彿是在面試你夠不夠格上飛機。我走的前一天台灣關閉轉機,我親眼看到一個跟我一起排隊的旅客被拒絕上機——是個轉機客。我就想到前一刻進機場大廳前,我拖著兩大箱行李,踉蹌又狼狽的在雨中打不開大門,是他幫我開的。在這個政府規定每個人必須遠離彼此至少six feet的時候,全副武裝的他還忍不住幫我推了行李。看著他焦急改票的背影,我沒有一絲僥倖的喜悅——我只覺得兔死狐悲。天知道他是花了多大的力氣、忍受了多少日夜的煎熬才走到機場大廳的櫃檯。如今不能上飛機,不知道他可有歸處?封城了,很多店家公司關門,他工作還在嗎?如果他是學生,校園封了宿舍關了,他該何去何從?今天有國家鎖邊境,明天有國家戒嚴,不論我多相信政府,都難保晚一刻,在機場哭的人會不會是自己。

這種煎熬,不是箇中人、沒有親眼看見,不能解其中苦。我當然明白這時候肯定有白目貪便宜專門跑出去玩。我也理解就是有人確診了專門回來讓政府救還順便感染別人。所以政府要嚴格把關,要斷航、鎖國、停轉機。我贊成這些嚴厲的舉措,但我無法直視那些新聞底下的風涼話。大多數這當口還往機場跑的,絕對不是為了體驗不用排隊的安檢、享受經濟艙空位梅花座可以直接平躺彷彿升等商務艙,或是見識空姐戴著護目鏡與口罩用大字報點餐,更不要提還要隔離十四天。我情願相信,這當口走的,大多都有萬般不得已。哪怕是出國旅遊的,也許都是一年前存了許久的旅費喬了好久的休假。

「你知道你現在還有直飛班機有多幸運嗎?」HR對著遲遲不改機票的我不斷追殺。一直到我回來才知道,有同事在比較偏僻的州,已經沒有飛機出來了。我知道自己是幸運的,十四天也沒那麼難熬。想想學生時代自己是能一個月足不出戶從早到晚的衝刺讀書,現在能睡飽喝足還能滑手機根本就是天堂。此刻,對於無條件收留我的台灣,一月沒能回來投票的我、連自己家鑰匙跟手機sim卡都沒有的我,現在所能做的,也就是好好隔離好好照顧自己了。

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職場] 亂世金山 Last Moments in San Francisco



上星期大概是我忙季以來最漫長又混亂的一週。舊金山進入就地避難狀態、公司關門、Mobility Team來的一封信要我們立馬跳上下一班飛機回家。我知道情況不好,但我不知道大家反應這麼激烈。匆匆改了機票壓三月底走,我終究沒能等到金山的四月天。

Hi All –

As you might have known, today marks the last day of my Global Exchange Program journey in the San Francisco office.  As a professional auditor writing this last email, I’ve been looking for the best template in the inbox of goodbye emails I collected. However, I eventually decided that nothing is more sincere than creating my own, so here it goes:

Arriving in San Francisco 18 months ago with two large suitcases, I didn’t know what was ahead of me. I had never imagined meeting so many intelligent people, working on so many interesting engagements and building so many valuable connections. Neither had I imagined leaving everyone and everything so abruptly given the current unstable situation. With the office closure and the city lockdown going on, I wanted to try my best to express the THANK YOUs virtually. Thank you for encouraging me when I was down, guiding me when I was lost, giving me opportunities when I looked for one, forgiving me when I made mistakes and hanging out with me when I needed companions. It is you that made me believe EY is about connecting people and building a better working world.

When I joined EY in 2015, the firm was talking about ‘Vision 2020’ on a daily basis. Back then, I used to think of ‘Vision 2020’ as a branding slogan and never envisioned what myself or EY would turn into when 2020 comes. Looking back now from 2020, I am amazed by how much resources I’ve obtained from the firm and how much professionally and personally I’ve grown throughout the years. I wouldn’t have gone this far without the support I received from all of you. Till today, I still can’t believe that the random encounters in the office with some of you a couple of weeks ago was our last time to meet in person before I depart. It breaks my heart to finally acknowledge that I am not able to say proper goodbyes to most of you.

Fortunately, different from most goodbye emails you might have received, I’m not leaving EY. I will be starting work back in my home office (Taipei) at the beginning of May. You are still able to connect with me via Skype/email (CC’ed in this email), and you are always welcome to ping me with questions lol.


十八個月前第一次來到舊金山,一眼就深深愛上這個雲霧繚繞卻又五光十色的城市。我堅持要住在城裡,忍受著高房價和遊民,就是為了感受她的魅力。十八個月來,看著世界各地的騷動不安,跟著傷心跟著激昂,但現實裡我們仍過著小日子,討論著下一場運動比賽和下一餐要去哪一家新餐廳。我從來就以為亂世只在電影裡或新聞上,一直到十八個月後看著空蕩蕩的街道、每天以前所未有的高頻率收著各種公司的alert,才明白你我皆是亂世人。


亂世裡,公司關了,還電腦要靠無人locker。口罩兩個月前就賣光了,我搭飛機的口罩還是staff冒死在封城中贊助我的。外頭什麼店都沒開,同事美甲店索性給我包場,讓大家給我送行,還有同事特地搭了好久的車帶著手繪卡片給我。我用提早離開的死線逼著主管們給我feedback,竟然收到忙到開請勿打擾的Senior Manager寫出如memo般長達一頁半公司系統根本放不下的推薦感謝文,以及寄出last email後各種大小老闆同事下屬的感謝回信——不是罐頭感謝信,在這種混亂時刻還能夠隨手寫下的,都是曾經用熬過的長夜、崩潰的案件,一筆一劃刻在心頭的話——例如想起我在某個熄燈的加班夜駕輕就熟的教大家打電話給中控系統開燈。我突然很想哭——除了因爲收行李收到懷疑人生——在這個職場裡,我不過盡己之責,而我得到卻是在亂世裡用生命燃燒的真情,我何德何能?

今晚舊金山下起小雨。往機場的路上往車窗外看,街頭沒有上下班的人潮、沒有年輕人在露天座位小酌,每個平時大排長龍的店家都放上了關門的表示,分外寂寥——我突然不忍再回頭。大家都說要用最優雅的姿態道別,我情願在我心中的舊金山依舊如初見般美麗、錦繡般繁華。

在亂世裡,我終究沒能在那個秏我青春的辦公室用最俗氣的方式和同事在logo打卡。翻了手機,找到了一張我忙季週末時隨手在辦公室拍下的照片——那是我最喜歡的一面牆,而牆上的話非常適合今天的註腳:
"One day if I do go to heaven...I'll look around and say, 'It ain't bad, but it ain't San Francisco.'"

晚安,舊金山。

2020年3月15日 星期日

[讀冊] 《一念三千》 沉筱之 心得

生於帝王家,卻有眾生相
很多主角之所以被設定為主角,都帶有某些不凡的特性:不是天賦異秉就是身懷絕世武功,再不然就是美若天仙,最不濟也至少有堅忍不拔的心性。接著故事線發展總會讓主角遇到各種誇張的遭遇:被滅門、被各種大魔王追殺、揹負什麼驚天身世秘密此生要報國仇家恨,而所有的謎團、線索、人物關係、愛恨情愁就會圍繞著這些遭遇舖展開來,形成各種高潮迭起。

但在《一念三千》裡,作者幾乎是反向操作,前面20%的鋪陳甚至讀來都有些平淡如水,即使第一人稱的女主角身為公主,所有的遭遇都相對不那麼驚心動魄,甚至有些時候都像個鄰家女孩:她有極為呵護她的家人,家族裡卻也有一本難念的經;她長得標緻好看,字裡行間流露的卻比較像是勤加保養的雍容而不是沉魚落雁的程度;她身邊有不少害她的小人讓她差點死在冷宮,卻也有挺她的好姊妹最後甚至當上了皇后;她有個無緣卻對她很好前男友,卻也有積極想追她的青梅竹馬。她沒有什麼特別的長處甚至還非常貪睡貪玩,刺繡還在初學班、藥方只記得心上人吃的,卻也沒有到特別傻,眼睜睜看著別人暗算她與家人,還是會深思熟慮的反抗。她是個公主,卻有普通女孩的嚮往——她愛她的家人,希望找到好歸宿;她是皇親國戚,確有普通公民的愛國心——在詭譎的國際局勢中想要保有立足之地。她的遭遇,也許就是你我的遭遇,而也難怪她的故事,能夠在讀者內心引起深深的共鳴。

諜報戰
這個故事我最喜歡的片段其實是中間各方勢力竄起,男主角作為一藩之主步步算計,女主角朱碧夾在中間作為和親的棋子也沒閒著,有種中世紀歐洲各國諜報戰的影子。情節之間環環相扣,各藩之間爾虞我詐精彩過招,女主角也從無憂無慮的女孩被迫背負起家國的重擔。

我特別喜歡昨者把這樣的轉折描寫的及其自然。在故事中形塑人物時,最難的是讓這個角色的各種反應有一致性,卻又能配合劇情的中的各種遭遇,有所成長與改變。太劇烈的變化會使讀者一頭霧水,覺得好像換了一個人,而不變化又會讓角色過於扁平無聊。《一念三千》裡,作者的功力極強,幾乎是用「看著朱碧長大」的描寫方式,配上第一人稱的手法,將女主角的心境轉換表現得絲絲如扣。

女主角生於皇家,天生帶有皇家人的大器。而她畢竟在溫暖與呵護中長大:這樣一個人即使經歷磨難,通常也不會像很多從小經歷非人道待遇的主角一樣變得性格扭曲——我們看到朱碧面對環境劇變的第一反應通常不是往陰謀論方向去想,而即使最後發現是陰謀,她都是用非常正向勇敢的態度去迎戰。她的坦然、她的大而化之、她的正能量與她的掙扎在細節中更是完整的被呈現:幾經掙扎後好幾次都能利落果斷決定與于閑止分手,分手後不口出惡言不自怨字艾;總能積極解決二哥與二嫂的感情糾葛;即使假扮醫女被俘虜身處劣勢也無時無刻不在照顧身邊比自己弱小的人。

她不是柔弱無腦的公主,也不是詭計多端的後宮女人,她是個好女孩。這樣的好女孩值得被優秀的男子守護,但即使沒有遇到優秀的男子,她也能守護自己——就像她一個人帶著孩子過了三年,對於命運的捉弄,沒有一分抱怨。

時空交錯
不只女主角,作者在描寫每個人物幾乎都下足了功夫,配角也都很搶戲。在短短篇幅內,要把故人物變得立體、關係變得深刻,作者經常用穿插的時間軸,透過「他人之口」一方面帶出過去發生的事情,一方在敘述的過程中帶出敘事者的情緒。

其中最成功的大概就是女主角大皇兄與皇后蘭嘉的感情。兩個人的初次相逢是透過蘭嘉回憶說出他們一見鍾情的時刻:平時正經八百的大皇兄偷偷在看話本,蘭嘉假扮宮女站在旁邊把結局告訴了皇兄。這樣近乎輕描淡寫的場景因為回憶而增加了重量,更同時點出皇兄的含蓄與蘭嘉的聰慧活潑,更暗示了兩人感情是心靈的相通而非只是單純的外表的互相吸引。作者非常善於寫這種曖昧的感情,例如利用女主角朱碧看見皇兄平時對身邊伺候一年的宮女長相完全不知卻會對她帶在身邊的蘭嘉應聲。這樣透過小心翼翼的觀察、透過間接的小動作、透過他人之眼與眾人之口特寫出來的感情,力量遠勝於各種灑狗血式的天雷勾動地火。

相對之下,我反而覺得主角的感情並沒有被表現得這麼出色。雖然作者不負眾望的讓朱碧最終找到了好歸宿也讓她在家國與感情之間有了兩全其美的結局——畢竟這就是個故事。我們從朱碧身上看到了凡心:從她的煩惱看到自己的煩惱,從她的掙扎看到自己的掙扎,但我們也必須認清,她終究是故事裡的公主,我們卻是俗世中的凡人。

相關閱讀:
[讀冊]《恰逢雨連天》沉筱之 心得

2020年3月13日 星期五

[職場] 見字如晤 A Proper Goodbye


因為疫情愈發嚴重,歐洲被斷航,跟我一起來交換的德國同事今天臨時打包回家了。我收到消息時,正在老闆的辦公室改財報。我想過我們無數種離別的場景——喝到掛瘋狂趴踢的、在火爐前促膝徹夜長談的,就是沒有在報告日當天在老闆辦公室收到email,我還在趕報告、她卻在收行李,來不及多見一面。

我其實非常非常難受。難受的不是離別本身——事務所本來就是個送往迎來的地方,離別早就在預期中,一系列farewell活動還大喇喇的掛在outlook行事曆上。我難受的,是這種不管再多的計畫都無法控制的遺憾,如此猝不及防。但或許是這份工作給我的訓練,不管遇到天大的鳥事、內心多想尖叫,下一秒還是能平心靜氣的講電話,笑臉迎人。我今天就是這樣改完報告的——走出老闆辦公室後一個人坐在平時怎麼都搶不到的大辦公桌上,在大家都在家工作的星期五的晚上加班到八點。也許只有做不完的工作才能麻痺我內心的波濤洶湧:我想起這週二才在公司用餐區遇到她,她還笑著問我星期六的送別趴來不來;甚至,想起更早以前,我們都剛來舊金山的時候,她拿到公司幫我們租的敞篷車的第一個週末就載著我一路被按喇叭衝過金門大橋——那撲面的陣陣海風和今晚城裡的風一樣涼。

然後我就想起自己初來乍到時各種慌亂各種舉目無親,到現在即使臉上明明寫著我事情很多很忙,在辦公室不太需要走動一個早上也會有十來個人來打招呼聊天:以前的老闆來關心我、上個案件的staff揪我喝手搖杯、吃飯遇到一起參加活動的同事併桌、曾經一起共患難做超可怕案件的同事在廁所狹路相逢完全忘記疫情衝上來和我擁抱。還有前一陣子搭staff便車上班——他是我從一年級帶上來的——在車陣中他聊起自己的姊姊,說常常跟姊姊提到我:「雖然你是一個虎媽,但我覺得我跟你學到很多東西。我姊姊如果看到你一定很高興。」我當時大概翻了一百個白眼,直到今天想起來,才驚覺在這段不長不短的時日裡,竟在這個曾經陌生的職場上已付出也得到了這麼深刻的情感。

這是一份以計較錢為生的工作——我們每天為了幾百塊幾千塊的調整數在跟客戶大吵大鬧,今天才為了一個尾差跟老闆一起盯著螢幕搞了一個小時,弄到雞犬不寧;這卻也是一份最不計較錢的工作,我身邊沒有人是為了一份餬口的薪水決定燃燒生命。搞砸事情讓我們爆炸氣瘋想離職的是人;讓我們願意不計個人利益放下自尊燃燒自己的,卻也是人。更準確的說,是這些難能可貴的真情。但瞬息萬變的世道面前,真情竟是如此脆弱:我們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說再見,也不知道說了之後會不會再見。

今天晚上,我在辦公室的文具櫃裡搜到了便條紙和麥克筆,歪歪醜醜的寫下了「見字如晤,何須別禮?」並附上翻譯,傳到了德國同事的IG。希望我的手寫字能夠超越美肌自拍與搞笑貼圖,承載手心的溫度,代替擁抱的力量,穿過大洋與大陸、穿越國界。看著她上飛機前回給我的各種愛心與留言,我不禁苦笑。原來在這個遠距工作能轉動世界的時代裡,我最想要的,竟然只是一個好好的道別。

2020年3月8日 星期日

[旅行] 丹佛.科羅拉多州 商務輕旅行 Denver, Colorado March 1~8, 2020

相較於一般假期當背包客把行程排滿檔,商務輕旅行,重點還是出差辦公,是走馬看花了些,卻不失忙裡偷閒的愜意。


這次去丹佛一直到出發前一週才匆匆訂票,而由於預算限制,所有正常時間的機票都非常貴,導致我最後買到的機票是凌晨五點多的紅眼班機——讓我第一次見識到空空如也的舊金山機場安檢。出差的好處是吃住公司包,住的飯店在市中心,離最熱鬧的16th St. Mall 步行街不到一個街區,吃喝玩樂應有盡有。然而出差的壞處則是即便享盡地利之便每天還有吃飯預算,事情卻實在太多又還要考量到西岸同事的時差,讓我幾乎每天都三餐錯亂,消夜當晚餐,一邊叫外賣一邊在飯店加班,白白浪費許多旅遊資源。

當然,即使有做不完的事情,擠出的僅有時間,我還是充分利用,造訪了一些地方,推薦如下:

1. Big Blue Bear


位於Denver市中心Convention Center外的大藍熊,用攀著窗的姿勢偷窺開會的人,是個幽默與藝術感兼具的大型戶外作品。

2. History Colorado Center
寓教於樂很適合帶小孩來逛的地方,博物館在tripadvisor上評價非常高。不過如果有去過美國其他中西部城市會感覺歷史背景其實差不多。我個人還是比較推薦東岸人文薈萃的城市中各大歷史相關的博物館。

[旅行] 學著當暴民──波士頓茶黨博物館 Boston Tea Party Ships and Museum Jan. 2, 2015

3. The Byers-Evans House Museum


來這裡參觀完全是因為在歷史博物館買票的時候贈票,可以免費參觀,事先完全沒有查資料。這個博物館原為當地望族的豪宅,後來捐出來回饋鄉親,有專門的人員導覽。聽到有錢人的房子,我原本期待的是那種極度鋪張浪費讓你覺得發大財真好的誇張豪宅,但這個房子其實樸實得令我驚訝。導覽人員非常仔細的介紹家族裡的每個人,讓我們漸漸了解到家族的主人即便家財萬貫,但卻情願把金錢花在教育、知識與旅遊上,而這樣的觀念就反應在家裡典雅卻不失貴氣的裝潢中。其中最經典的一段介紹當導覽提到家族中的三姊妹時,導覽特別強調只有二姊結婚,並補充到:「我們認為二姊的婚姻是為了真愛。在那個年代(一百年前),大多數的女人結婚無非為了金錢、地位或是社會壓力。但由於該家族的女性教育程度高又有錢,完全沒有結婚的必要。」這樣有趣的視角或許也反應了當代社會中不婚不生的風氣。

4. The Brown Palace
位於公司對面的豪華飯店,歷史悠久古色古香,據說不少名流都曾住過。這裡最有明的是下午茶,可惜因為我只有週末有空,座位都被訂滿了,無緣一試。不過下午茶用想的就覺得貴,我意外發現在飯店內CP值非常高的小咖啡廳。這家小店叫做Brown Palace Coffee & Tea,我第一天去的時候店員熱心推薦了我他們招牌巧克力可頌。我本人不是可頌粉絲,對於美式甜點也沒什麼很高的期待,沒想到這個可頌大大讓我驚豔。這家可送走的是酥軟路線,咬下去層次分明,巧克力也不會太甜。第二天我又去報到,可頌已經賣光,這次試了馬芬同樣也非常好吃。

5. Union Station

看了很多人推薦但本來沒什麼動力去,總覺得中央車站左右就是個車站。不過剛好因為參加tour在那裡集合,進去晃過發現比想像中美。中央車站歷史悠久,後來幾經翻修,現在看起來仍維持著上個世紀的磅礡古典風格,卻多了現代化的設備,不管白天或是晚上看都非常迷人。

6. Garden of the Gods


來到丹佛的觀光客主要都是看上這裡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而其中又以觀光景點集中的Colorado Springs最為熱門。我趁著天氣放晴的週六報了Viator的小團Tour,雖然價格有點高,但能夠省去各種自己安排行程開車的麻煩又有專業的導遊兼司機加上還是小團的高品質旅遊,非常適合我這種獨遊的觀光客。



我們參觀的第一個景點有個非常夢幻的名字叫Garden of the Gods,是一個由各種特殊地質景觀構成不同形狀大小岩石的園區。整個園區非常老少咸宜,路幾乎都有鋪過,完全不需要任何運動能力就能走完,甚至輪椅娃娃車都能上路。


其中最有趣的莫過於這顆類似大型肉形石的Balance Rock。整顆石頭頭大腳細卻能維持平衡,吸引不少人攀爬。不過攀爬看似簡單,其實第一步至少要把腳抬到肩膀高度,而我幸運的玉到了熱情的路人幫忙把我扛上去。


7. Pikes Peak


Pikes Peak是位於美國洛基山脈的一座山峰,也是美國最著名的山峰之一。過去曾有高山火車能夠讓觀光客搭乘,但火車因為產權移轉加上維修,目前到明年都是關閉狀態。


我造訪的當天適逢開春回暖的第一個週末,原本道路的積雪盡融,很幸運的能夠一路開到頂峰。頂峰海拔達四千米,非常容易出現高山症症狀。加上頂峰比起平地氣溫低上許多,我一出車外就覺得頭暈發冷。



不過還好這個行程一樣是一個輕鬆走路拍照打卡的路線,我們就在頂峰四周圍走動拍照、愜意欣賞美景。不過這樣的高山也是天然的滑雪聖地,自然吸引不少高手來挑戰。我們當天就有遇到自備雪具的人,非常帥氣的拋物線滑到底。


最有趣的是這裡還是大腳怪傳說其中一個重鎮,因此四處都能看到大腳怪的標示和雕像供人打卡。



擠出時間玩樂的後果就是拖著疲憊身軀飛回家之後還要繼續趕工,不過還是心甘情願。之前無意間看過一篇文章提到為什麼有時候越休息越睡卻會越累,而道理就在我們的身心靈沒有得到適當的轉換。我的理解是,週末睡覺看劇一整天讓我們處於一種待機而不是關機的狀態。一趟隨心所欲說走就走輕鬆漫遊的小旅行則是能徹底轉移我們注意,達到「關機」的作用,療癒力效果驚人,讓我再度充飽電量面對下一週的各種大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