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日 星期四

[讀冊] 《衣香鬢影 三部曲》 寐語者 心得

明面上,「衣香鬢影」指的是名伶沈念卿以及她所周旋於的種種政治味十足的應酬場合。這樣的場合浮誇鋪張看似酒池肉林,但觥籌交錯之間實則暗潮洶湧。沈念卿身為絕世佳人卻也只是一枚棋子——在大清、軍閥、政府各方勢力混戰之中的過河卒子。然而,讀完了三部曲回頭看,「衣香鬢影」雖然指的是眾人派頭十足的宴會場合,但四個字卻都是一種旁敲側擊的描寫,彷彿宴會太暗人太多、又彷彿離得有段距離感覺有些模糊,只見其衣其鬢其影、只聞其香卻不見其人——正是作者對於民國時期的詮釋。

其實一開始對於要讀民國文總是有些保留,特別是不單純是民國而是從民初一路到抗戰到國共內戰幾乎近代一百年的時空背景,作品很難不被現代的政治立場影響。在小熊維尼都會被查禁的風聲鶴唳氛圍下,作者很難對這麼近代的背景毫不干擾得發揮。再者說,描述這個時代悲歡離合的好作品何其多,從《台北人》、《大江大海》到《巨流河》,更別提很多作者本身的經歷就是一段這個時代的傳奇縮影,也是《衣香鬢影》這樣一部真實時代下人物虛構的故事無法企及的波瀾壯闊。因此,我必須說這個故事不是我看過有關於這個時代最頂尖的作品,卻不失為一部架構完整、描述精彩的迷人小品。

三部曲分別為沈念卿婚前作為中國夜鶯、成為督軍夫人後以及晚年赴美的人生三階段故事,第一部浪漫曲折、第二部驚險刺激、第三部餘韻無窮,三部風格迥異卻又一氣相連、相互輝映。作為小說來看,第二部無疑是最精彩的,在民國初年軍閥混戰又外敵環伺的時期,各方勢力明爭暗鬥,暗殺圍剿爆炸幾乎時時上演,明面上的談判妥協磋商更是家常便飯。身為督軍夫人的念卿乍看榮寵無限,住在雅緻華貴的茗谷,實則與丈夫身在江湖,經常獨守空閨,甚至必須親赴前線與對手角力,幾乎時刻命懸一線。幾年間她歷盡人間滄桑,幾度生離死別,身邊至親好友紛紛遭逢厄運是她最大的心結,乃至後來不惜與薛晉銘在四蓮的事情上翻臉。

而如果要找的是愛情故事,則最推薦第一部。第一部的時期最早,是描述沈念卿歸國後與妹妹念喬同住,在大時代裡,身若浮萍的女子的念卿只能委身風塵。那個時候雖然政治上仍然混亂,但告別舊時代迎接新時代的歡快氛圍還是渲染了整部小說。所有後來的生死離散都還沒開始,大城市裡總是歌舞昇平。念卿的風華絕代讓蓋世英雄也拜倒她石榴裙下,最後糾葛在霍仲亨與薛晉銘之間,兩個人都英俊瀟灑,兩個人都對她心有所屬,但卻都不信風塵女子會忠貞不二。最後念卿幾乎以生命來證明自己的真心,終於馴服了仲亨,卻負了晉銘。可薛晉銘這樣的風流公子,即使失勢被迫在淒風苦雨中離去,姿態卻仍像是走在衣香鬢影裡。

也是薛晉銘,陪著念卿走到最後。第三部曲,用兩個後人追尋故人遺跡的故事線與抗戰時古今交錯的筆法,慢慢寫出所有人的結局。其實我對讀這個時代的故事總有所保留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這樣的故事不用劇透就知道結局——我們都知道後來發生了什麼。殘酷的抗戰終將爆發,好不容易捱過了抗戰,更殘忍的國共戰爭又將來臨。死亡之後還是死亡,離散之後還是離散。故事開始的鋪陳越天真爛漫美好,結束的時候就越惆悵感傷痛苦。仲亨走了、敏言走了、彥飛走了,霖霖也不知所蹤。就像讀紅樓夢的判詞一般,在故事的開頭就知道每個人的悲劇,只是每回依舊痛心疾首。回來的四蓮彷彿斷尾求生的蜥蜴,徹徹底底的換了一個人,只有念卿守著那個過去的空殼,聊度餘生。可也只有那個空殼裡,有她所眷戀的。隨著故事發展,現代漸漸與過去搭上了線,連成完整的結局,就像我們漸漸拼湊出長輩說那個時代的每個故事一樣。第三部曲,是一個歷史故事。

這裡尤其佩服作者,在政治如此敏感的氛圍中,對待那些真實盛開過的生命以及那些生命所承受的痛,仍然如此溫柔。正史是勝利者的故事,但一將功成的背後,那些成堆的白骨是不是就該註定忍受寂寞?念卿這樣風吹就要散的弱女子,卻硬生生活過了自己剽悍威武的丈夫、活過了機敏矯健的薛晉銘、活過了自己活蹦亂跳的女兒,整整活了將近一個世紀。故人悉以散,為什麼她獨活?活著,是因為她本就是一段傳奇,活過一個傳奇的時代——她為自己的傳奇做見證,也在那個傳奇的時代凋零之前,留下一縷幽香、一點浮光與一吋身影。

相關閱讀:
[台劇] 一把青 A Touch of Green
[讀冊] 《夜旅人》 趙熙之 心得

2019年10月26日 星期六

[職場] 帶髮修行——工作滿四週年紀念


那一天隔壁的新升經理收到了公司恭賀他五週年的通知信,展示給我看一個乍看琳瑯滿目實則非常瞎的禮物清單。我們相視苦笑,方才明白這不過就是個儀式。事務所之路何其辛苦而荊棘密佈,我相信世界上沒有人在事務所待五年是為了禮物,無論禮物貴重與否。而我也才赫然想到自己竟然已經踏入職場四年了。

很多人說職場是一種修行,而我大概是就是業障很重的修行者。四年來什麼驚濤駭浪沒看過,別人做起來平淡無奇日復一日的工作,換我來做就是一堆Drama。痛苦的時候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講給人家聽,人家還不相信以為我編的——說真的這麼誇張的事情我根本編不出來。

最近兩個月難得過得有點安逸:公司爽快加了薪、客戶除了帳亂了一點以外非常理性和善、主管除了comment都長到像演講稿以外沒什麼可以抱怨的、同僚任勞任怨又聰明、staff雖然不是天才但至少都不是妖怪。三餐都在客戶的餐廳解決,自助餐式菜色還天天換主題,目前人生最大的煩惱就是想維持身材低醣飲食但是發現了客戶冷凍庫裡有麻糬冰淇淋……日子平凡清靜充滿小確幸,卻讓我莫名心虛,總覺得自己是不是漏掉了什麼未爆彈,不知道斯德哥爾摩症是不是我的職業傷害之一。

職業傷害之二還有越來越走樣的身材和無時無刻不在酸痛的肩頸,於是淡季之後開始跟風學瑜伽。大家都說,做瑜伽也是一種修行,可偏偏我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六根不淨,不但無法單腳站立平衡或是倒立,連精神層面的悟性都非常低。我每次聽到老師說"rollforward"只想到變動表、聽到"overhead"只想到成本,反觀同學們每個分享瑜伽領悟都是頭頭是道,彷彿受到東方神秘力量醍醐灌頂的加持,熱淚盈眶隨時準備出家……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靈性動物,像我闔上眼睛時經常看見自己是一頭野狼……」

其實我心想這些人平時吸大麻的吸大麻、喝烈酒的喝烈酒,現在到底在演什麼大徹大悟清心寡慾!?這裡可不是深山老林,而是舊金山——在左轉有星巴客、右轉有藍瓶的舊金山;在人人懶得走路都叫uber與沒事就玩交友app的舊金山;在街上見到人裸奔大家也能若無其事的舊金山。這裡是紅塵的漩渦、俗世的前鋒,我就在這座城裡修行。這座城流行和牛肉真假難辨的素食漢堡排impossible burger,而我就是那個對葷腥羶色難以忘懷的肉體凡胎。這該叫什麼?帶髮修行?

瑜伽老師說,做瑜伽最大的目的不是挑戰自己,即便老師整天叫我們做一些完全不符合人體工學的折疊彎曲。老師說,瑜伽最大的目標,是要知道自己身體的極限。但願如此,可不是嗎?我挑戰了無數次極限、過了一個又一個的臨界點——我想起無數個夜晚挑燈加班、無數次的委屈想哭、好幾次真的哭了,我又想起自己無數次看到底稿暴怒想敲staff的頭、看到老闆的要求抓狂想立刻砸電腦離職,更別提無數次聽到早上的鬧鐘開始懷疑人生……我在修行、帶髮修行,又是誰薄情寡義?誰又是人面桃花?

華麗的客戶的廁所裡除了有播放輕快的背景音樂還貼心放了電棒卷。最近每天的小確幸就是下午吃了麻糬冰淇淋後去廁所卷頭髮。髮絲是煩惱絲卻也是情絲,千絲萬縷糾纏著我與那修道場般的職場,糾纏著裡面的男男女女、老闆秘書、同事客戶,這其中有好人有壞人、有小丑有僧人、有天才有蠢蛋、有花瓶有紅人……在這座有山有海有遊民大小便的城裡,我帶髮修行,剪不斷、理還亂,越了解、便越依戀。

人來人往,竟已四年。

相關閱讀:
[職場] 在快車上──寫在工作三週年前夕
[職場] 井裡井外──寫在工作兩週年前夕

2019年10月10日 星期四

[旅行] 雙十節主題舊金山遊記

會有這個遊記完全不是因為我有什麼偉大的愛國情操——我對於這個國家最強烈的感覺,就是造成我辦簽證時國籍被公司承辦人弄錯,還是那種大家一點都不會意外的錯法,而且美國簽證官還非得要你改讓我想息事寧人都不行最後搞到雞飛狗跳……所以談到對國家的想法,我的想法大概跟視網膜的眼球中央電視台差不多😂;當然會寫這個遊記也不是因為我是什麼文史愛好者——我的文史程度大概就只到足以讓我考上大學,近代歷史又各種混亂,其實我至今都搞不清楚同盟會跟興中會差在哪……


其實,這篇遊記的誕生完全就是我有天下班懶洋洋躺在床上滑臉書,無意間看到一個朋友打卡,說他特地來品嘗一間國父來過的餐廳,而地點就在離我家不遠的舊金山中國城中。其實,我當下第一個反應是原來孫中山來過舊金山啊……但就像去布拉格要追隨卡夫卡的腳步,我抱持著一種名人足跡打卡的歐巴桑湊熱鬧觀光客心態,立刻找尋了相關的資料,才發現孫中山不僅來過舊金山,而舊金山根本就是革命重要基地,也是整個革命海外組織在北美的起點。

要了解辛亥革命/孫中山的事蹟,台北也有國父紀念館,離我長大的地方還頗近。我小時候對國父紀念館的第一反應就是信義線通車前離我家最近的捷運站,但還是要走將近二十分鐘。我現在認真回想自己經過無數次,應該一次都沒有踏進去看過常設展——那附近都是貴鬆鬆的店家,平時沒事也不會去亂逛。舊金山的國父足跡則完全不同,所有的景點都集中在非常庶民的中國城大街小巷間,旁邊有賣菜賣水果的、洗頭髮修指甲的、泡茶賣二手唱片的,走一走還能看到廣場上的大媽舞,看累了隨時可以去找一家港式飲茶店吃蘿蔔糕和腸粉。整個中國城緊鄰歐式風情小義大利區,再往北就是北灘漁人碼頭,往南則是人來人往的蛋黃金融區,還能搭叮噹車抵達,根本想要錯過都難。


孫中山一生曾經數度造訪舊金山宣揚革命及籌款,其中一次還因為清廷貝子溥倫預定參加聖路易博覽會預防其鬧事,竟然去施壓讓他被困在類似現在海關小房間的地方,還好後來由當地華人首領幫忙交涉才沒有讓他被遣返。一般遊客來中國城會從Grant & Bush 一個掛著「天下為公」匾額的牌坊底下走進去,可能沒有注意到旁邊寫著小小的「孫文」,說明這是孫文的墨寶,而這個地標性的牌坊據說是早年台灣送給舊金山的禮物。往北走一兩個街區,就能看到位於聖瑪莉公園(St. Mary's Square)的國父雕像。這大概是我看過最神奇的國父雕像了!因為跟照片上根本不像,饒是我高中當司儀喊了無數次行三鞠躬禮,如果沒有人跟我說我大概經過這裡一百次都不會認出來,而且誰會想到在加州的公園裡出現孫中山啊!查了一些資料才知道原來孫中山曾經在這個公園與革命黨的同志留下合影,而這座花崗石雕像出自著名的雕刻家布法諾(Beniamino Bufano)之手,難怪風格這麼特別。



再往北走兩個街區,轉彎進去的新呂宋巷36號三層小樓致公堂則是當年孫中山在舊金山策划召開舊金山同盟會支部的地點,至今還保有中華革命軍籌餉局當年籌款的保險箱和印刷機。籌餉局顧名思義就是要籌款,也是孫中山來舊金山最重要的目的之一。金錢與性命,一個俗氣一個高尚,卻對革命來說同等重要。有人必須在前頭不顧性命衝鋒陷陣灑熱血,也要有人後勤提供資源。



當年孫中山在舊金山的籌款對象是海外的華人,這些華人大多數是自清末太平天國之亂以來陸續逃往新大陸的移民,而當年舊金山的淘金熱更是吸引大批華人不惜以假身份遠渡重洋。這些人即使僥倖通過了移民官員的審訊,也註定隱姓埋名過日子、做著最低階的勞力工,就算安生立命有了後代,一樣要面對嚴峻的種族歧視。就在附近的Clay St.上,有一個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of America Museum,其中就展出了不少早期移民的掙扎與苦難。面對這樣一群很可能根本無法自濟的人、在沒有網路、臉書、小額募款、群眾集資的年代,孫中山竟然能集中說服他們捐錢支持遠在他們好不容易擺脫的家鄉、一場可能根本不會成功的革命。最後舊金山籌餉局在武昌起義後到臨時政府成立前匯出了20餘萬美元,還買了六架飛機,最後還有餘款30餘萬。這種公關募款能力太讓人驚豔,放到現在應該也是各大陣營爭相爭取的人才吧。


同樣在Clay St.上靠近Kearny St.,就是前面提到據說孫中山曾經蒞臨的小餐館Sam Wo Restaurant。這家小餐館在中國城林立的傳統的小吃店中顯得比較現代,裝潢典雅。我點了yelp上最受歡迎的叉燒卷粉和雲吞湯,卷粉由店家推薦配上類似芥末的沾醬,整體很特別,在附近茶餐廳不常看到,雲吞湯則是中規中矩。


沿著Clay St.往Stockton St.轉則會看到舊金山的國父紀念館,但是雖然號稱對外開放但是沒有言明開放時間。問了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of America Museum的館員,館員表示國父紀念館從來不跟社區活動合作,現在似乎是想要把裡面的收藏另外展出。其實來到這裡如果逛累了會推薦去739 Commercial St.的金山華僑文教服務中心 ,櫃台阿姨很友善,裡面有報紙跟滿滿的台灣書,彷彿回到中學的圖書館,連舊書的氣味與泛白的燈光都似曾相識。


歲月輪轉,中學陪伴我們無數考試的甲午年、乙未年、戊戌年,前幾年又走了一遭。現已是己亥年深秋,明年又是庚子年,晃晃悠悠竟已120年。庚子年之後,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陸續發動幾次革命又陸續失敗。革命烈士灑下鮮血,卻被無知的人拿去沾在饅頭上治肺癆的孩子。前些日子看到明居正老師的影片提到,最為慘痛的黃花崗之役,要推翻統治四億人的大清王朝,居然是由數百位留學生與流氓的集合體,直接攻擊兩廣總督署,聽完真的會傻眼覺得這樣會成功才有鬼。但卻也是這一次的衝撞,徹底讓革命的熱情遍地開花。後來武昌起義的時候,那些鬧起來的人可能從沒想過會攻進總督府、讓統治了兩百多年的大清帝國滅亡,更沒想過這個意外百出的起事,最後名留青史。唯一真的想過、真的相信的,可能就只有遠在舊金山以及世界各地演講募款的孫中山,而那些捐錢給他的人,恐怕也沒想過。


歷經了一百多年,老建築依舊在,舊金山的樣貌卻變了很多。事實上,作為全球高科技領頭羊的舊金山,孕育無數改變人類生活的高科技,就算明天上班途中發現空中出現自駕飛車還能用app使喚我都不會覺得奇怪——我對於這座城市改變世界的可能性從不懷疑,但我卻不知道該不該相信「歷史重演」(History repeats itself) 的讖言。2019年,己亥年,又是一個多事之秋。有人以為能變法圖強、有人卻已吹響革命的號角;有人流下鮮血、有人吃了血饅頭;有人消失在黑暗裡、有人立在黑暗的漩渦中心。還有些人被迫流亡,在異鄉心繫故鄉革命。我才發覺,一切似曾相識;我才知道,原來再過11年,又會是個辛亥年。

相關閱讀:
[旅行] New York ─ The 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 (MOCA)
[美國] 國慶

2019年10月6日 星期日

[美劇] Breaking Bad S01~S02 絕命毒師一二季心得

聽聞這部神劇大名已久,但一直到最近才開始追。大概是因為看了故事簡介,一直覺得這個描述新墨西哥州化學老師製毒的故事聽起來就沒有多吸引人——我一直都比較喜歡燈紅酒綠、帥哥美女與國際陰謀的劇本。因此,我一直對Breaking Bad的高度評價存疑,不過看了兩季之後卻讓我對編劇佩服致深。越是平板單調的背景,要變出花樣、寫出新意、製造出戲劇性,越是困難。況且,所謂的花樣與戲劇性還不能脫離現實太遠,畢竟故事走的不是奇幻或超能力路線。我有個在化學實驗室工作的室友曾說Breaking Bad特別請了美國化學協會的主席當顧問,增加故事的科學真實性,可見製作團隊的用心。

乍看之下,這是個陳腔濫調好人被逼上絕路的故事——一位愛家而且一輩子奉公守法的化學老師被診斷出肺癌,為了沈重的醫療費和即將要出生的女兒決定鋌而走險找上過去的混混學生開始製毒販賣。中文翻譯精準的點出了這個主軸,但英文原文的劇名卻更值得玩味。所謂"Breaking Bad"取自第一季第一集中混混學生Jesse嘲諷老師Walt的一段話"Man, some straight like you, giant stick up his ass, all of a sudden at age, what, 60, he's just gonna break bad?"人家是中年浪子回頭,Walt是中年走上歧途。這個"Bad"除了是製毒代表的道德崩壞,更隱含了因為製毒而必須掩人耳目被迫殺人、逃亡、撒謊、再不斷圓謊導致家庭分崩離析的壞。

走上絕路看似冒險,但富貴本就在險中求。製毒販毒的風險不只是警匪追逐與黑吃黑,在踏入這行不久後,Walt就遇到了他過去五十年人生所沒經歷的良心掙扎——殺人滅口。對於混跡街頭的黑道,也許這不過是幾顆子彈幾聲槍響的事,但對於長期以來秉持春風化雨精神的Walt老師,卻是一錯再錯。他尚且能安慰自己製毒是為了錢而不得已為之,但是論及殺人他始終無法跨過心中那道檻。於是他試圖和人犯聊天,想說服自己放了他。我特別喜歡編劇在這裡漫長而細膩的描繪,讓觀眾們漸漸了解這個將被滅口的混混如何一步步走向今日,而Walt又如何一步步卸下心防。但就在Walt已經下定決心時,身為科學家的謹慎讓他注意到碎裂盤子的尖銳缺角證明人犯有異心——Walt崩潰了,像是為人師表給了一個差勁的學生無數的機會最後被迫放棄一樣,只是這次放棄的,是一條生命,一個活生生的人,而這個人在青少年時還跟Walt聽過同一家家具行的廣告歌。

Walt通過了殺人的考驗,卻不知道,那只是往後無數考驗的開始。製毒是科學,要從販毒中獲利,卻需要一個事業。Walt想當的,就是一個創業家。他雖然當了數十年的老師,在單純的校園中浮沉,卻意外的擁有企業家的所有特質——他足智多謀、沉著冷靜、觀察入微、小心謹慎而且野心勃勃。雖然當初是由Jesse引領Walt踏上毒品之路,但是不學無術的Jesse卻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這樣強烈的對比彰顯了逞兇鬥狠不足以成就任何事業,哪怕是毒品事業。

Walt像是所有新創公司的創辦人一般,有一個石破天驚的主意、身懷獨步天下的技術、看到一個肥滋滋的市場,想要一展身手。然而光是這些不夠讓一個企業成功,創業維艱一點都不誇張。Walt很快就面對所有創業者的難題,每個都足以讓他焦頭爛額,每次都讓他血本無歸。一下是原料供應斷貨、一下是下游販毒出了岔子,最嚴重的時候,他曾經和夥伴Jesse被瘋子毒梟綁走,差點丟了小命。然而,每次的狀況都讓他不斷的進化,就像一家草創的公司在嘗試錯誤中成長一般。企業變得有模有樣,Walt和Jesse一個製造一個銷售,經營得有聲有色。甚至因為一次下游不幸被逮讓Walt徹底明白所謂的「法律風險」請了律師,而付給遊走黑白兩道的律師的抽成,其實是讓獲利好好留在口袋中的必要成本。

然而,也像是許多事業有成的男人一般,他在踏上毒品事業的那一刻,註定必須要重新定義與家人的關係。他古怪的行徑讓家人愈發不諒解——祕密手機的存在引發了各種無端的猜想、在家庭宴會上對老婆的妹夫Hank大發脾氣讓眾人陷入尷尬、為了擺脫毒販而脫光出現在超市求救的妙計讓人匪夷所思,更別提因為趕著交貨而錯過女兒的出生,讓老婆的老闆充當了護花使者。Walt簽下了優質客戶,搶下了大單,賺到的錢塞滿了地下室,卻連自己的手術費都要偷偷摸摸的透過殭屍帳號灌入兒子幫他設立的募款網站中。所有榮耀與成就他只能獨享,或是抱著不知世事的女兒在錢堆中自言自語。

初衷是為了家人為了錢,但就在一切看似要步上軌道,自身病況越來越樂觀的時刻,失去了家人。後悔嗎?其實,Walt不是沒有機會在正途當中養病兼顧家人感情。劇中Walt的親朋好友無不願意伸出援手,硬要說,就算沒有販毒的錢,讓Walt渡過難關應該不成問題。737,這是Walt給自己賺錢的目標數字,也是他踏上歧途的表面原因與藉口。但這從來就不只是錢的問題,而Walt一點都不想要同情。如果撇開製毒,這就是個典型中年危機的例子。年過半百的Walt事業上高不成低不就、身體健康卻出現了警訊,眼看自己當年同窗飛黃騰達,自己卻被歲月磨洗得愈發庸碌,一不注意竟然已經踏入棺材半步。人家的老婆是貴婦,自己的妻子卻天天焦頭爛額為錢煩惱,更別提身心障礙的兒子和即將要出生的女兒。寧願死的像個英雄,也不要活的像個懦夫。踏出第一步的那一刻就該明白這過程必定有得有失。

律師倒是很豁達,沒有家人又如何?有錢難道怕身邊沒有美人相伴?畢竟,這不是一部戒毒宣導片、也不是宗教勵志片。Walt數度死裡逃生、持續逍遙法外,事業蒸蒸日上已實屬萬幸。我很喜歡第二季的片尾,飛機控制中心裡,心碎的父親無心工作,Walt因為妻子離家出走而呆坐在後花園泳池畔,交錯的畫面中,天空忽然傳來一聲巨響飛機失事,罹難者的粉紅色玩偶墜落泳池中——像極了那些天真單純的過去,永不重來。

後悔嗎?回首雖有缺憾,卻也只能向前。不論有沒有踏入毒品歧路,人生都是如此。
Read more: https://www.springfieldspringfield.co.uk/view_episode_scripts.php?tv-show=breaking-bad&episode=s01e01"